• 新华正版 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设计 王曜,黄雪君,于群 编著;朱淳 丛书主编 9787122250261 化学工业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设计 王曜,黄雪君,于群 编著;朱淳 丛书主编 9787122250261 化学工业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37.85 6.5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曜,黄雪君,于群 编著;朱淳 丛书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0261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199042

上书时间2024-03-27

建德书局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曜,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
朱淳,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2005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院教学委员会委员主任、校教学委员会委员等。主要学术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历史研究;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主要教授课程:《室内设计历史研究》(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景观建筑历史研究》(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城市景观设计》(本科学士学位课程)、《博物馆展示设计》(本科学士学位课程)、《环境设计史》(本科学士学位课程)。

目录
章绪论001
1.1价值与意义001
1.2思路与方法005
第2章城市公共艺术的定义与沿革007
2.1作为环境艺术的城市公共艺术007
2.2景观构筑物的定义009
2.3传统景观中的构筑物010
2.4公共艺术的产生与成就013
2.5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景观构筑物019
2.6在全球的发展概况020
2.7在我国的产生及现状023
第3章现代城市与公共艺术025
3.1新城市下的公共艺术作品025
3.2对现代景观建设整体形态的推动027
3.3刺激城市与人类精神发展的思想探索032
3.4当代公共艺术与新型市民033
第4章城市公共艺术及景观构筑物的分类与特点037
4.1纪念碑式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037
4.2建筑性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040
4.3景观性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043
4.4展示性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047
4.5偶发性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049
4.6新媒体等新生公共艺术050
第5章城市公共艺术的呈现方式055
5.1呈现方式源自公共空间的可能性056
5.2尺度与比例060
5.3空间与造型064
5.4与环境的衔接067
5.5与人的活动070
第6章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风格073
6.1突破地域限制的风格074
6.2引发情感共鸣的风格076
6.3带有隐喻性内涵的风格078
6.4注重视觉美感的风格081
6.5突出材料质感的风格083
6.6强调装饰与趣味的风格087
第7章城市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创作与设计原则091
7.1公共艺术与环境结合091
7.2符合大众审美观与形式美的法则095
7.3创作的安全性原则098
7.4创作的原创性原则100
7.5创作的环保性原则104
第8章城市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设计程序与方法107
8.1设计工作内容及特点107
8.2背景条件诸因素综合分析109
8.3创作设计程序与步骤111
8.4成果提交形式115
8.5制作实施118
第9章城市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设计实例123
9.1城市广场公共艺术创作实例123
9.2商业街区景观小品设计127
9.3园林环境公共艺术设计134
0章优秀公共艺术作品分析与欣赏139
10.1大师经典作品139
10.2当代优秀作品144
参考文献154

内容摘要
本书对城市公共艺术及其景观构筑物的概念、发展、社会影响及价值流变等加以系统地分析,并对城市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及景观构筑物的设计创作过程作了充分的介绍。同时,依照设计教学的规律,对城市公共艺术以及景观构筑物的分类以及所处环境加以进行归类与分析。并对具体的设计方法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本书适用于公共艺术设计、景观及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并对景观设计从业者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主编推荐
本丛书共包括10本,分别为《景观设计入门与提高》、《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设施设计》、《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设计》《景观植物配置设计》、《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景观设计表现与电脑技法》、《景观工程与施工图设计》、《自然景区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史图说》。本丛书对景观设计领域的设计人员、初学者及有意报考高校相关专业的考生有参考作用,也可满足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需求。

精彩内容
“景观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概念。作为一门与环境和艺术相关的设计学科,它又是一门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同时作为专业学科也涵盖了众多基础学科和边缘学科,以至于很难用简短的文字,清晰、完整地表达它所涉及的所有学科领域概念和发展历史。景观学又常被译为景观建筑学(LandscapeArchitecture),其实它是一门与建筑学(Architecture)、城市规划学(UrbanPlanning)并列,而不是从属的学科,虽然容易给人造成的印象它是建筑学的一部分,或是建筑学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尽管景观现象的构成,建筑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它在专业起源、学科内容以及研究领域等诸多方面都不是建筑学所能包涵的。另一方面,通常被认为与之相近的传统园林学也因为其相对狭窄的学科领域,而并不能完全与之对应。因此,目前国人对这门尚属陌生、边界并很不清晰的学科有着不同的解读和理解,从而衍生出对这一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不同的理解。这些学科内涵与外延理解上的差异也同样反映在各专业院校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各院校在景观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有的沿袭了原有园林专业的课程,侧重于传统园林景观营造及城市公园设计等的微观层面上;有的参照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等高校中景观学科的特点,将专业教学的重点置于国土规划与生态景观保护与开发的宏观层面上。本丛书希望从历史沿革及中国景观专业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对景观艺术的学科内涵做一种较宽泛的解读,并希望能以更大的包容性来容纳这个学科的历史沿革、现有状况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作为设计学科之一,景观设计专业尚属新兴,可是它在每个国家都有着其古老历史和前身。人类的文明史,尤其是生存环境演变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门与景观艺术结缘的历史。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艺术形态,人们对景观艺术有不同的认识方面,因而也有不同的侧重:它可能是偏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繁衍;也可能偏重于城市建筑的空间感受;可能是结合历史文化地区的复兴或者农林园艺的美学;也可能被用于旅游经济的开发经营。这就是使景观学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变得非常庞杂的原因。事实上,景观艺术的历史也是一门与其他文明形态(如建筑、城市规划、园艺等)发展并行的历史,也正是这种丰富的内涵构成了景观艺术的魅力。同样,景观学也正是一门建立在诸多其他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
本丛书的编纂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之下。本丛书所包括的内容,既有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景观设计沿革,如《景观设计史图说》,也有基础知识与概念的入门,如《景观设计入门与提高》;既有从较宏观层面认识景观规划,如《自然景区规划与设计》,也有从微观层面开始进行的设计实践,如《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同时,丛书中还有一些书目涵盖了这个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基础和技能,如《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景观设计表现与电脑技法》等,在此不一一列举。而本丛书与以往类似专业教材的另一个较大的区别在于:以往教材的编纂大多基于以“专业设计”这样一个大的范围,选择一些通用性强,普遍适用不同层次的课程,而忽略不同课程自身的特点,因而造成内容雷同,缺乏针对性;本丛书特别注重景观设计学科各领域在专业教学上的重点,同时更兼顾到各课程之间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进程的合理衔接,因而形成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教材体系。
在丛书书目的甄选上,我们参照了中国各大艺术与设计院校景观及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并参照了国外著名设计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及课程设置方案。在内容的设置上也充分考虑到专业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并兼顾社会的需求。丛书涵盖了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大部分课程,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梯度,能够适应大多数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丛书在编纂上以课程教学过程为主导,以文字论述该课程的完整内容,同时突出课程的知识重点及专业的系统性,并在编排上辅以大量的示范图例、实际案例、参考图表及最新优秀作品鉴赏等内容,能够满足各高等院校环境设计学科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需求,同时也期望对众多的设计人员、初学者及设计爱好者有启发和参考作用。
本丛书的组织和编写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倾力相助。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中国设计铺就坚实的基础,并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准。
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景观营造日新月异,设计学科任重道远,谨此纪为自勉。

朱淳
2015年5月于上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