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农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法制保障研究 刘国涛,张百灵 著 9787511894816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2016-05-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农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法制保障研究 刘国涛,张百灵 著 9787511894816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2016-05-01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28.74 6.4折 45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国涛,张百灵 著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ISBN9787511894816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201343373

上书时间2023-07-06

建德书局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国涛,男,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现任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教授、山东建筑大学工程法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建设与生态法治理论与实务研究基地主任;曾任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市工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律师、济南仲裁委仲裁员等;涉足研究领域主要是环境资源能源法学、工程法学、自然与文化资源利用及遗产保护法学、工程哲学与伦理、科研及创新创业方法论、知识产权法学、产业法学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个人专著3部,主编5部;发表论文70余篇;独立或作为靠前获奖人获得省级以上很好科研成果奖励4项;2012年,分别被山东省政法委等单位评为“山东省十大很好中青年法学家”、被济南市政法委等单位评为“首届泉城十大中青年法学家”。
张百灵,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法学方法论、司理学教学与研究;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挂职;主持教育部、司法部项目2项,厅级项目2项和校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法学会重点课题等项目4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目录
农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法制保障研究
上篇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协调”的基础理论
章资源开发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
节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辨析:“资源诅咒”及其启示
第三节自然资源价值的重构
第二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化与解决途径
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化的标准
第二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化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类型化视角下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三章农村环境法制建设考查与评析
节农村环境法制建设实证考查
第二节农村环境法制建设缺陷分析
第四章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协调”的理论论证
节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协调”释义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外部性理论
第四节环境正义理论
第五节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第五章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协调”的宏观构想与微观构建
节城乡统筹背景下城乡环境正义的追求与实现
第二节农村环境风险应对中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
第三节综合性法律调整机制的构建
第四节“正向构建”与“负向构建”的协调一致
中篇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协调”的正向构建
第六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制保障
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第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正外部性及其法制建设
第三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的完善重点
第七章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法制促进
节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挑战与机遇并存
第二节国外促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立法和政策
第三节我国生物质能法制现状及其完善
第八章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补偿法制的完善
节生态农业及其正外部性解析
第二节国外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补偿法制建设及其借鉴
第三节生态农业法制的完善重点
第四节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重构
第九章农业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节国内外视野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构想
下篇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协调”的负向构建
第十章农村地区内源性环境问题的法律控制
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中农民权益维护和法制的完善
第二节农药、化肥污染防治法制的完善
第三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制的完善
第四节乡镇企业环境责任的增强与完善
第十一章农村地区外源性环境问题的法律控制
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现象剖析
第二节控制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国内外立法
第三节控制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法律对策
第十二章农村环境污染法律救济机制的完善
节问题的提出:“血铅事件”的个案分析
第二节农村环境污染救济范围的扩展
第三节农村环境污染救济途径的完善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包括上、中、下三篇12章。上篇是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协调”的基础理论,中篇是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协调”的正向构建,下篇是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协调”的负向构建。首先从有利于法制体系化建设角度出发,对资源开发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类型化分析。再次,以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为主要理论工具,主张在加强“负向构建”的同时,创立与完善“正向构建”。很后,明确提出了应该更为重视资源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正外部性”,并针对“正外部性”引发的法律问题提出了农村环境法制的“正向构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