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选堂书札(致曾宪通)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选堂书札(致曾宪通)

90 5.6折 160 全新

库存20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宪通 编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2118

上书时间2024-11-23

建安文化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曾宪通教授与饶宗颐先生过从甚密。1979年11月,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广州召开,应邀出席会议的饶宗颐先生自此与曾宪通教授结下深厚的学术情谊。1981年10月至1983年底,曾宪通先生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任该校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副研究员,与饶宗颐先生合作研究楚地出土文献,1982年、1985年二人合著之《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楚帛书》三书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香港中华书局陆续出版,1993年北京中华书局推出合编增订本《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

三十余年间,二人频有书信往来。本书所收饶宗颐先生致曾宪通教授的七十三通书简,始于1980年1月6日,即饶先生参加第二届古文字学术研讨会回到香港之后,最后一封书于2009年10月,之后便逐渐为电话、传真所代替了。七十三通书札约略又可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从1980年初至1981年10月,共十三通,内容多关涉两次古文字学术年会,及之后曾宪通先生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的相关事宜。第二个时段为1984年初至1988年底,即曾宪通教授返穗后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书简五十二通,大体上围绕二人联名发表的三书、《饶宗颐史学论著选》及《明本潮州戏文五种》的纂集和出版事宜,兼及饶宗颐先生与沈建华女士合作编纂《甲骨文通检》的相关情况(可与近出《饶宗颐甲骨书札》互参)。1989年7月13日,饶宗颐先生在来信中提到“深觉‘老’之已至,……幸记忆与联想力,犹未衰退。方将平生论文结集删订,以后惟从事译述,以排遣岁月”,自此可视为第三个时段,之后的八通来信也主要讨论筹建饶锷纪念馆、增订《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创办大型学术集刊《华学》、编纂出版《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等相关工作。字里行间,是浓情渥谊,是细致豁达,是开阔圆融,在在给我们以启发。

作者简介:
曾宪通,1935年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著名古文字研究专家。与饶宗颐先生合作完成的《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被誉为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深受容庚、商承祚、饶宗颐诸位先生影响,侧重从字形入手,联系词的意义,阐释出土文献的内涵,进而窥探语言、历史、文化等现象与规律,揭示其中的底蕴。

目录:
整理说明 / 1

选堂书札(致曾宪通)

(一)一九八〇年一月六日/ 2

(二)一九八〇年三月二十日/ 4

(三)一九八〇年六月十五日/ 6

(四)一九八〇年十二月二十二/ 10

(五)一九八一年一月三十日/ 14

(六)一九八一年二月九日/ 18

附曾宪通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函

(七)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20

(八)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22

(九)一九八一年六月五日/ 24

(一○)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七日/ 28

(一一)一九八一年七月二日/ 32

(一二)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五日/ 36

(一三)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38

(一四)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日/ 42

(一五)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三日/ 46

(一六)一九八四年二月/ 48

(一七)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50

(一八)一九八四年三月五日/ 54

(一九)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三日/ 56

(二〇)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一日/ 58

(二一)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62

(二二)一九八四年六月一日/ 64

(二三)一九八四年六月八日/ 66

(二四)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70

(二五)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72

(二六)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 76

(二七)一九八四年九月五日/ 78

(二八)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82

(二九)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八日/ 84

(三〇)一九八四年十月三十日/ 86

(三一)一九八五年二月三日/ 88

(三二)一九八五年二月十六日/ 92

(三三)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九日/ 94

(三四)一九八五年六月七日/ 96

(三五)一九八五年六月三十日/ 98

(三六)一九八五年七月二日/ 100

(三七)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一日/ 104

(三八)一九八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106

(三九)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108

(四〇)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112

(四一)一九八六年一、二月间/ 116

(四二)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118

附曾宪通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六日回函

(四三)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122

(四四)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 126

(四五)一九八六年九月十日/ 128

(四六)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130

(四七)一九八七年一、二月间/ 132

(四八)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 136

(四九)一九八七年五月十六日/ 140

(五〇)一九八七年八月六日/ 142

(五一)一九八七年九月十日/ 144

(五二)一九八七年十月三日/ 146

(五三)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148

(五四)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150

(五五)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152

(五六)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154

(五七)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二日/ 156

(五八)一九八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160

(五九)一九八八年四月十四日/ 162

(六〇)一九八八年八月二日/ 164

(六一)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五日/ 166

(六二)一九八八年八月十八日/ 168

(六三)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 170

(六四)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172

(六五)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六日/ 174

(六六)一九八九年一月三十一日、二月二十二日/ 178

(六七)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日/ 180

(六八)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三日/ 182

(六九)一九九三年十月二日/ 184

(七〇)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八日/ 186

(七一)一九九四年/ 188

(七二)一九九九年八月中旬/ 190

(七三)二〇〇三年十月/ 192

附《文集》后记(曾宪通抄录)

编后记/ 195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宪通 编
  • 出版社 中西书局
  • 出版时间 201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47516089
  • 定价 16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5页
  • 字数 100千字
【内容简介】

曾宪通教授与饶宗颐先生过从甚密。1979年11月,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广州召开,应邀出席会议的饶宗颐先生自此与曾宪通教授结下深厚的学术情谊。1981年10月至1983年底,曾宪通先生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任该校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副研究员,与饶宗颐先生合作研究楚地出土文献,1982年、1985年二人合著之《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楚帛书》三书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香港中华书局陆续出版,1993年北京中华书局推出合编增订本《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

 

三十余年间,二人频有书信往来。本书所收饶宗颐先生致曾宪通教授的七十三通书简,始于1980年1月6日,即饶先生参加第二届古文字学术研讨会回到香港之后,最后一封书于2009年10月,之后便逐渐为电话、传真所代替了。七十三通书札约略又可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从1980年初至1981年10月,共十三通,内容多关涉两次古文字学术年会,及之后曾宪通先生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的相关事宜。第二个时段为1984年初至1988年底,即曾宪通教授返穗后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书简五十二通,大体上围绕二人联名发表的三书、《饶宗颐史学论著选》及《明本潮州戏文五种》的纂集和出版事宜,兼及饶宗颐先生与沈建华女士合作编纂《甲骨文通检》的相关情况(可与近出《饶宗颐甲骨书札》互参)。1989年7月13日,饶宗颐先生在来信中提到“深觉‘老’之已至,……幸记忆与联想力,犹未衰退。方将平生论文结集删订,以后惟从事译述,以排遣岁月”,自此可视为第三个时段,之后的八通来信也主要讨论筹建饶锷纪念馆、增订《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创办大型学术集刊《华学》、编纂出版《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等相关工作。字里行间,是浓情渥谊,是细致豁达,是开阔圆融,在在给我们以启发。

 


【作者简介】

曾宪通,1935年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著名古文字研究专家。与饶宗颐先生合作完成的《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被誉为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深受容庚、商承祚、饶宗颐诸位先生影响,侧重从字形入手,联系词的意义,阐释出土文献的内涵,进而窥探语言、历史、文化等现象与规律,揭示其中的底蕴。

【目录】

整理说明 / 1

 


 

选堂书札(致曾宪通)

 

(一)一九八〇年一月六日/ 2

 

(二)一九八〇年三月二十日/ 4

 

(三)一九八〇年六月十五日/ 6

 

(四)一九八〇年十二月二十二/ 10

 

(五)一九八一年一月三十日/ 14

 

(六)一九八一年二月九日/ 18

 

附曾宪通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函

 

(七)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20

 

(八)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22

 

(九)一九八一年六月五日/ 24

 

(一○)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七日/ 28

 

(一一)一九八一年七月二日/ 32

 

(一二)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五日/ 36

 

(一三)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38

 

(一四)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日/ 42

 

(一五)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三日/ 46

 

(一六)一九八四年二月/  48

 

(一七)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50

 

(一八)一九八四年三月五日/ 54

 

(一九)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三日/ 56

 

(二〇)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一日/ 58

 

(二一)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62

 

(二二)一九八四年六月一日/ 64

 

(二三)一九八四年六月八日/ 66

 

(二四)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70

 

(二五)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72

 

(二六)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 76

 

(二七)一九八四年九月五日/ 78

 

(二八)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82

 

(二九)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八日/  84

 

(三〇)一九八四年十月三十日/ 86

 

(三一)一九八五年二月三日/  88

 

(三二)一九八五年二月十六日/ 92

 

(三三)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九日/ 94

 

(三四)一九八五年六月七日/ 96

 

(三五)一九八五年六月三十日/  98

 

(三六)一九八五年七月二日/ 100

 

(三七)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一日/  104

 

(三八)一九八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106

 

(三九)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108

 

(四〇)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112

 

(四一)一九八六年一、二月间/ 116

 

(四二)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118

 

 附曾宪通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六日回函

 

(四三)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122

 

(四四)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  126

 

(四五)一九八六年九月十日/  128

 

(四六)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130

 

(四七)一九八七年一、二月间/  132

 

(四八)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  136

 

(四九)一九八七年五月十六日/  140

 

(五〇)一九八七年八月六日/  142

 

(五一)一九八七年九月十日/  144

 

(五二)一九八七年十月三日/  146

 

(五三)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148

 

(五四)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150

 

(五五)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152

 

(五六)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154

 

(五七)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二日/  156

 

(五八)一九八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160

 

(五九)一九八八年四月十四日/  162

 

(六〇)一九八八年八月二日/  164

 

(六一)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五日/  166

 

(六二)一九八八年八月十八日/  168

 

(六三)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  170

 

(六四)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172

 

(六五)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六日/ 174

 

(六六)一九八九年一月三十一日、二月二十二日/ 178

 

(六七)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日/  180

 

(六八)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三日/  182

 

(六九)一九九三年十月二日/  184

 

(七〇)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八日/  186

 

(七一)一九九四年/  188

 

(七二)一九九九年八月中旬/  190

 

(七三)二〇〇三年十月/  192

 

附《文集》后记(曾宪通抄录)

 

编后记/  19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