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
  • 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
  • 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

正版,品相好,发货快

40 7.3折 5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旭东 著;崔问津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旭东 著;崔问津 译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21716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6页
  • 字数 45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通过对改革十年(主要是80年代)中“文化热”及代表性文学、电影等的批判性解读,试图在社会语境和形式符号的时空秩序里追溯“中国现代主义”的生成与流变,从思想文化角度对“新时期”进行了深刻的历史观照。作者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理论感觉基础上,将新时期的文学和电影包括放在“中国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讨论,述之以极具思辨性和穿透力的语言,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阐释,对相关的研究不无启发意义。其中对于知识精英群体在文化思潮中的精神探索和实践应对的关注,使《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所讨论的80年代某种程度上具有了精神史的味道,这也是副题命意所在。

【作者简介】

  张旭东,纽约大学(NYU)比较文学系、东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兼职),纽约大学-东京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ICCT)主任。中文著作包括《批评的踪迹》、《纽约书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对话启蒙时代》、《我们时代的写作》等。译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启迪》。编有《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英文)、《中国何处去——当代中国思想论争》(英文)、《在全球化时代反思启蒙》(英文)等。

【目录】

前言
访谈:从“现代主义”到“文化政治”(中文版代序)
导论

第一卷 新时期文学和文化的创新
第一部分 文化话语
第一章 “文化热”的主要流派
第二章 文化讨论中的几个母题
第二部分 文学话语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历史书写与意识形态
第四章 “现代派”的介入
第五章 “先锋派”的介入
第六章 自我意识的童话:格非与元小说的几个母题

第二卷 与历史相遇的视觉政治——解读“第五代”
导论
第三部分 现代电影话语
第七章 “代际”政治:什么是“第五代”?
第八章 现代电影语言的形成
第四部分 社会风景的寓言
第九章 “第五代”的分化
第十章 陈凯歌《孩子王》的批判解读
第十一章 张艺谋《红高粱》中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第五部分 新电影的政治
第十二章 作为艺术家的电影导演:现代主义主体性的起源
第十三章 民族电影?
第十四章 电影领域里的诸种立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