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

100 九品

仅1件

上海杨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蒲慕州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YB2

上书时间2024-05-20

弘展书摊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蒲慕州 著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2544417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5页
  • 字数 239千字
  • 原版书名 In Search of Personal Welfare: A View of Ancient Chinese Religion
  • 丛书 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宗教史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在设法了解一个宗教传统中人们的生活与宗教的关系。本书运用大量的文献、考古材料,并结合西方宗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汉代及其以前的中国民间信仰的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梳和辨析,追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发展的大势,从人外力量的性质、感应式的宇宙观等方面来看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特点。并提出从官方、知识分子、民间三方面解读古代宗教现象的方法,为更准确地理解佛教、道教形成之前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状况,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蒲慕州,1952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1975),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埃及学博士(1984)。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及人类系兼任教授。著有专书:《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尼罗河畔的文采——古埃及文选》、《中国文化史》(与熊秉真合著)、《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化史》。
【目录】
修订皈序
第一版序
第一章引论
(一)问题与理论基础
(二)宗教与人外力量
(三)民间信仰之定义
(四)资料之运用
第二章殷商及西周时代之宗教信仰
(一)史前时代
(二)商代之宗教信仰
(1)考古证据
(2)文献证据
(三)周代之宗教信仰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之民间信仰
(一)妖、怪
(二)占卜
(三)祝诅、巫术
(四)鬼神
(1)性质与作为
(2)面貌与形象
(3)与人之关系
(五)魂魄、鬼神与死后世界之关系
第四章《日书》与《山海经》所见战国末年之民间信仰
(一)《日书》中之鬼神世界
(二)《日书》所呈现之世界观
(三)《日书》使用者之社会阶层与文化背景
(四)《山海经》所显现之信仰形态
(1)神明之形象
(2)神明之性质和能力
(五)《山海经》与《日书》之关系
第五章秦汉帝国之官方宗教形态
(一)秦帝国官方宗教之形成
(二)汉代官方宗教祭典之建立与民间信仰之混合
(三)个人因素与官方祭祀之关系
(四)官方祭祀与民间信仰之分际
第六章汉代之信仰生活
(一)与自然秩序有关之信仰活动
(1)岁首
(2)正月上丁
(3)二月祠太社
(4)三月上巳
(5)六月夏至
(6)六月伏日
(7)八月祭太社
(8)十一月冬至
(9)十二月大傩
(10)腊
(11)其他与农业有关之信仰活动
(二)与生命循环有关之信仰活动
(1)生子
(2)婚姻
(3)疾病与医疗
(4)丧葬
(三)与日常生活有关之信仰活动
(1)食
(2)衣
(3)住
(4)行
(四)地方性之习俗和信仰
(五)怪祥和符兆之观念
第七章神灵与死后世界
(一)神仙思想与灵魂观念
(二)死后世界观之进一步发展
(1)墓葬形式之演进
(2)死后世界观之转变与发展
(3)死后世界中之生活
第八章汉代知识分子与民间信仰
(一)汉代之文字能力与平民
(二)汉代知识分子在民间信仰中之角色
(1)批评者
(2)改革者
(3)参与者
(三)结语
第九章结论
(一)中国古代宗教之发展轨迹
(二)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之特质
(1)人外力量之性质
(2)感应式之宇宙观
(3)死亡与死后世界
(4)人之神化
(三)余论
参考书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