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戏剧史:1949~2000
¥
50
3.6折
¥
138
九品
仅1件
作者傅谨 著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少量铅笔划线,基本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傅谨 著
-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11
-
版次
1
-
ISBN
9787535618085
-
定价
1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新中国艺术史
- 【内容简介】
-
《新中国戏剧史(1949-2000)》从一个全新角度,全面叙述1949-2000年的新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作者将新中国五十二年的戏剧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用“百花齐放、推荐出新”、“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高大全,三突出”、“回到十七年,面向新世纪”彰显这四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为当代中国戏剧发展乐勒出一个基本面貌。《新中国戏剧史(1949-2000)》基于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与演出概况的描述,尤其注意到制度层面的变化对戏剧的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包括对戏剧这个特殊的文化娱乐行业,以及戏剧领域不可忽视的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以剧作家和剧本为文体的戏剧文学史,而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戏剧艺术史。
- 【作者简介】
-
傅谨,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已经出版的专著有《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中国戏剧艺术论》、《戏曲美学》等八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是当代颇有影响力的青年戏剧理论家。当代中国戏剧史的研究似乎是戏剧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积淀深厚的古代戏曲研究成果相比较,当代戏剧现象的纷杂多变,相应的理论成果也比较表象和分散。
- 【目录】
-
第一章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49-1956)
第一节翻身和“戏改”
一、解放了,翻身了
二、改人:学习和训练
三、改制:共和班与民主评议
四、改戏:禁戏和禁戏的原则
五、《逼上梁山》和《九件衣》
第二节纠偏和“五五”指示
一、《刘巧儿》
二、禁戏以后
三、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四、百花齐放
五、反历史主义
六、“五五指示”的颁布
七、“北京人艺与《龙须沟》”
第三节戏曲会演和话剧观摩
一、全国戏曲会演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三、粤剧遭遇打击
四、剧团登记
五、全国话剧观摩演出
第四节打破清规戒律
一、《十五贯》和《搜书院》
二、演出剧目分乏
三、三大德政
四、开放禁戏
小结
第二章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1957-1962)
第一节大跃进
一、不演坏戏
二、放卫星
三、《茶馆》和《朝阳沟》
四、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
第二节三并举
一、两条腿走路
二、新剧种运动
三、卧薪尝胆
四、紧缩
第三节大演十三年
一、翻箱底
二、广州会议
三、大演十三年
四、千万不要忘记
小结
第三章高大全、三突出(4963~1979)
第一节现代戏与封资修
一、华东话剧观摩演出
二、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
三、京剧革命
四、《海瑞罢官》
第二节八个样板戏
一、旗手江青
二、老合沉湖
三、演革命戏,做革命人
四、《智取威虎山》
五、《红灯记》与《沙家浜》
第三节样板戏之后
一、移植样板戏
二、《杜鹃山》
三、后样板戏创作
四、《曙光》和((丹心谱》
五、《大风歌》
小结
第四章回到“十七年”,面向新世纪(1977~2000)
第一节回到“十七年”
一、“逼上梁山”
二、恢复上演传统剧目
三、伤痕与黑幕
四、《四郎探母》
五、回到“十七年”
第二节戏剧观和戏剧危机
一、危机悄悄来临
二、振兴川剧
三、《绝对信号》和《车站》
四、《潘金莲》
五、《曹操与杨修》
第三节多元的90年代
一、《金龙与蜉蝣》
二、小百花与《西厢记》
三、小剧场与商业
四、剧团体制改革
五、世纪末的骚动
小结
附录:
一、新中国戏剧大事记
二、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少量铅笔划线,基本全新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