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
  •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
  •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

65 8.8折 74 九品

仅1件

上海杨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爱军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

上书时间2023-11-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贺爱军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0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53013
  • 定价 7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6页
  • 字数 22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求索丛书/王松林
【内容简介】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 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以译者主体与主体性为切入点,以社会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将译者主体性的审视与考量放在佛经翻译和近现代西学翻译的背景之中,探究译者主体在文本操作层面呈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在社会历史语境、诗学规范和语言使用层面体现出来的客观受动性。《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 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建构的社会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具体包括源文和译文对照分析的微观行为,译者主体性提炼与分析的中观行为,以及社会历史语境、诗学规范和语言形式的宏观行为。具体而言,社会话语分析以文本分析为出发点,从中提炼出译者主体性的文本表征,然后将主体性特征置放在社会历史语境、诗学规范和语言形式下予以透视和洞观。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 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采用了理论思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呈现译者主体性的全景图。《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 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建构的理论框架,提炼的主要观点对翻译研究人员、翻译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译者主体与主体性的概念与构成
第一节 译者主体性
第二节 能动性与受动性:译者主体性的构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话语分析的发展源流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语言学中的话语与话语分析
第二节 哲学、社会学中的话语与话语分析
第三节 批评话语分析
第四节 社会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论范式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第一节 范式导向型与问题导向型
第二节 “问题导向型”视域下的佛经译者主体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佛经译者主体
第一节 外国译者
第二节 中外译者
第三节 中国译者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佛经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
第一节 佛经译者主体性的文本考察
第二节 佛经译者主体性的社会历史语境与诗学规范解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现代西学译者主体与主体性
第一节 自然科学文献译者
第二节 社会科学文献译者
第三节 文学作品译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学译者主体的社会话语分析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社会历史语境
第二节 从世道人心到“国民之魂”:诗学规范的嬗变
第三节 文言、白话、欧化:翻译语言的嬗变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西学译者主体性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严复译者主体性的社会历史语境分析与文本考察
第二节 鲁迅译者主体性的社会历史语境解读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