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

270 7.5折 36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永良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0334793

出版时间2024-08

装帧其他

开本8开

纸张其他

定价360元

上书时间2024-10-26

启慧知远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2024年10月29日——2025年2月16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宣传部、宁波市鄞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波市鄞州区档案联合主办的“翰墨——吴永良书法专题展”将在吴永良美术馆(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钱湖南路25号)举行。

吴永良(1937—2020),出生于浙江省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者,中国意笔人物画大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潘天寿基金会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明书画院名誉院长,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啸涛篆刻书画会和墨澜社艺术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早年就读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美术科,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科,得潘天寿、周昌谷、李震坚、方增先等名师真传。1978 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精于水墨写意人物,善作山水、花鸟,兼工书法,尤擅指画。

20世纪 80年代在“意笔线描”人物画教学和创作上具率先独创之功,对中国人物画教学和当代美术教育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笔墨硬朗强健,画风清纯率真,格调高雅崇正,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晚年走出国门,在坚守民族笔墨之根本的前提下,变法拓新,最终完成对艺术新风格的锻造,迈向超越之境。

吴永良以一生的生命体验和真挚情感,创造出众多讴歌时代的精品力作,融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于一体,是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不朽典范,为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书法也如绘画,若欲有所追求,则须有相应之学识修养。思想境界和天赋悟性,既须有坚实之功力和深厚之根底,更须有很高之品格与才华,否则与艺术无涉。——吴永良

作为浙派人物画第二代的领军画家,吴永良先生以其风格鲜明的写意人物画著称艺坛,创作了《白描鲁迅肖像》《华夏颂》《栖霞暮霭》《雷婆头峰寿者》《无声中国的呐喊者》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还书写了数量众多的书法作品,成为他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以书入画,将书法用笔融通于画法,而且其绘画上大量的题跋也与他的绘画风格十分和谐,形成了书画相得益彰、融会一体的面貌。他为数可观的独幅书法作品,更充分体现了他精到的书法成就,值得我们深入品赏、研究。
本次于吴永良美术馆的展览“翰墨——吴永良书法专题展”便是吴永良先生书法作品的一次集中性展示,展出吴先生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共计一百四十余件。并出版同名作品集《翰墨——吴永良书法作品集》,感受吴先生“以书入画”和“以画入书”相辅相成的艺术追求。

前 言‍‍ | 王冬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吴永良(1937-2020),宁波鄞县人(今宁波鄞州区),是当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者。吴永良先生在绘画上的诸多贡献与成就已是不必多言,然其在书法领域亦凭借深厚的涵养独树一帜。故吴永良先生的艺术创作兼收书画之效而有丰富、深邃、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趣,对意笔线描人物画教学和创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此为非长期深思笔墨者所不能,吴永良是不可多得的书画大家。

吴永良先生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下称美院)求学期间,得到潘天寿、吴茀之、陆维钊、诸乐三等老先生们的亲炙。他在研修绘画的同时也在书法上狠下苦功,并得到老先生的赞赏。后自温州返回美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再至留任美院。随着吴永良先生对笔墨语言的全面深化和把握,已然逐渐摆脱取法痕迹,开始摸索出独具个人特色的书体风貌。而此后在吴永良先生旅居新加坡的十年时光里,得益于静雅闲适的生活环境,他开始真正潜心研习书法。在这期间,吴永良先生广泛接触各类古代名家碑帖,着重感受字里行间所显露的境界、神韵,取精用宏,并不将自己局限在某一种固定模式中,故而其书风也逐渐有了自己的面目。吴永良先生自己将这种研习方式形容为“不正规、不专业的游戏状态”,他人自是不可直接照搬,不过也恰是这种悠然逍遥之姿态,促成了吴永良先生柔中带刚、遒健雄浑的个人意趣,尤为可贵。

潘天寿先生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有云:“然考吾国初期文字,以黑线为表达,象形为组成,与原始绘画,实同一渊源。故吾国文字学者及绘画史论家,均有书画同源之说,以此也。是后虽分道扬镳,独立体系,仍系兄弟手足,有同气连枝之谊,至为密切,迄今犹然。”可见书画两者之紧密联系,吴永良先生深以为然。自悟得此理之后便于长期的笔墨实践中力求“以书入画”和“以画入书”,在书画创作上二者互为参正,尤其在意笔线描的研究和创作中更深切感悟书画两者的密切关系,对吴永良先生的中国画教学探索有着重大影响。此外,吴永良先生的画中题款常有巧思妙裁,书画二者之间各有照应而不失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尤为难得。

吴永良先生书风沉稳雄健、磊落大方,于书法研习上常取法颜真卿、黄道周、倪元璐等诸位名家,皆是品性刚健之人。此中人选的考量,或与潘天寿先生的影响不无关系。首先,在书风上,黄道周、倪元璐本就为潘天寿先生所推崇,而吴永良先生在美院求学期间亦力追潘天寿先生之风。其次,从精神层面来看,吴永良先生曾回忆自己1957年入学美院时的情景,潘天寿先生讲的“画格即人格之投影”“品格不高,落墨无法”,以及“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这几句话让他深受感触,对艺品、人品高度统一的要求也由此在他心中不断强化,认为若想要在艺术上有所提高,必须致力提高修养,升华境界,在性灵的精神境层上狠下苦功。我有幸与吴永良先生一同在美院共事多年,也相识多年,深感吴永良先生善良耿直、重情重义,是谦和深沉的君子。终其一生,风雨跌宕之后仍能坚守本心、一片赤诚,已殊为可贵,又能将其画品与人品契合而升华,尤显风骨,而吴先生之画如此,字亦是如此,可谓一代楷模!
2024年6月 王冬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