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黑戈壁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黑戈壁研究

全新正版 按需印刷 

607 全新

库存10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黑戈壁地区生态本底科学考察队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启慧知远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黑戈壁地区生态本底科学考察队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21616
  • 定价 1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黑戈壁研究》是对典型黑戈壁地区开展跨部门、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查清了典型黑戈壁地区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的基本特征与分布规律,提出了戈壁分类基准,揭示了戈壁形成与演变及表层物质迁移规律,摸清了区域内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系统评价了区域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资源保护策略。《中国黑戈壁研究》对典型黑戈壁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的科学义
1.1.1科学发展的热点领域,学科发展的必然
1.1.2科学意义与研究的价值
1.2戈壁的概念及内涵
1.2.1前人研究情况
1.2.2戈壁定义与内涵
1.2.3戈壁类型、分布与区划
1.3研究区地理区位及其自然地理概况
参考文献

第2章黑戈壁地区地貌特征与物质基础
2.1黑戈壁地区总体地貌特征
2.2典型黑戈壁沉积物特征
2.2.1戈壁表层物质特征
2.2.2戈壁沉积物粒度特征
2.3黑戈壁沉积物粒度特征的环境意义
2.4黑戈壁地区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
2.4.1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2.4.2典型黑戈壁地区地球化学元素组成
2.4.3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所指示的沉积意义
2.4.4基于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的戈壁物源及迁移过程探讨
参考文献

第3章黑戈壁地区气候特征
3.1气候与环境特征分析
3.1.1气候与环境概况
3.1.2黑戈壁形成的气象条件
3.1.3与周边地区气象要素的关系
3.2基本气候要素场特征
3.2.1日照
3.2.2气温
3.2.3降水量
3.2.4风速
3.2.5沙尘暴与扬沙
3.2.6蒸发量
3.2.7冻土
3.2.8干燥指数
3.2.9积雪
3.3基本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
3.3.1年平均气温变化
3.3.2年降水量
3.3.3年地面风速
3.3.4年大风日数
3.3.5年沙尘暴日数
3.3.6年扬沙日数
3.3.7最大冻土深度
3.3.8年蒸发量
3.3.9积雪变化
3.3.10未来黑戈壁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以干燥指数说明)
3.3.11小结
3.4黑戈壁地区分区气候
3.4.1东疆地区
3.4.2河西西部地区
3.4.3阿拉善高原西部地区
3.5主要气候资源及利用对策
3.5.1太阳能资源
3.5.2风能资源
3.5.3几点建议
3.6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及防灾减灾对策
3.6.1沙尘暴灾害
3.6.2大风灾害
3.6.3局地洪涝
3.6.4高温与干旱
3.6.5低温与积雪
3.6.6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4章黑戈壁地区水系与水文
4.1水系分布与流域划分
4.1.1水系构成
4.1.2流域划分
4.2区域水文特征
4.2.1戈壁区水文水化学特征
4.2.2区域水文特征
4.2.3地下水水文特征
4.3水资源及其利用
4.3.1水资源数量及其分布状况
4.3.2水资源利用现状
4.3.3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5章黑戈壁地区土壤
5.1土壤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5.1.1土壤类型
5.1.2空间分布特征
5.2典型土壤成土(发育)过程及因素
5.2.1土垫旱耕人为土(发育)过程及因素
5.2.2钙积干润变性土成土(发育)过程及因素
5.2.3钙积正常干旱土(发育)过程及因素
5.2.4石膏正常干旱土(发育)过程及因素
5.2.5干旱正常盐成土(发育)过程及因素
5.2.6简育干润均腐土(发育)过程及因素
5.2.7干旱冲积新成土(发育)过程及因素
5.2.8干润冲积新成土(发育)过程及因素
5.2.9简育正常干旱土(发育)过程及因素
5.3戈壁土壤资源利用
5.3.1戈壁土壤资源现状
5.3.2戈壁土壤的保护及利用策略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第6章黑戈壁地区植物与植被资源
6.1黑戈壁植物种类与分布特征
6.1.1研究地概况
6.1.2研究方法
6.1.3植物种类组成特点
6.2植物分布格局
6.2.1植物分布频度与优势种
6.2.2物种的分布格局
6.3黑戈壁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6.3.1科的分布型特征
6.3.2属种的分布型特征
6.3.3黑戈壁地区的植物区系特征与其他荒漠区域的比较
6.4黑戈壁地区濒危、特有和保护植物
6.4.1主要珍稀物种组成
6.4.2特有种植物
6.4.3主要的保护植物物种
6.4.4保护与珍稀物种的分布与影响因素
6.5黑戈壁地区植被组成与分布
6.5.1黑戈壁地区植被分类的原则
6.5.2植被类型与分布
6.5.3不同类型植被组成特征
6.5.4影响植被组成与分布的因素
6.5.5黑戈壁植被组成与分布规律
6.5.6植被类型分布图
6.6黑戈壁地区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6.6.1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6.6.2植被资源的保护、维持与区域经济和环境建设
6.6.3我国未来黑戈壁植物资源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第7章黑戈壁地区动物资源
7.1动物组成和区系
7.1.1昆虫
7.1.2鸟类
7.1.3兽类
7.1.4爬行类
7.2典型动物分布
7.2.1典型植物群落中的昆虫分布
7.2.2典型脊椎动物
7.3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7.3.1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
7.3.2保护区系统
7.3.3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7.3.4保护对策与措施

第8章黑戈壁地区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
8.1黑戈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8.1.1人口状况
8.1.2国民经济状况
8.2黑戈壁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8.2.1主要问题
8.2.2发展机遇
8.3黑戈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产业案例
8.3.1节水高效特色农业——以伊吾哈密瓜产业为例
8.3.2新能源产业——以瓜州风电产业为例
8.3.3旅游产业——以敦煌文化旅游产业为例
8.4黑戈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8.4.1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8.4.2实施新能源经济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8.4.3发挥品牌优势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现代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附录一黑戈壁重要植物名录
附录二动物名录
附录三黑戈壁土壤剖面
附录四科考队成员
附录五图件
附录六图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