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外金石研究两种▕(英)杨佳玲《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美)宗小娜《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167 7.2折 231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佳玲 宗小娜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定价231元

上书时间2023-05-09

品雅轩文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海外艺术史译丛
尚古新铨:从阮元到黄宾虹的金石书画
著:(英)杨佳玲▕ 译:刘阳汝鑫
出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版次:2024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9787575100373
装帧:平装16开244页
定价:156元
对于晚清以降的文人而言,追求古代知识对于帮助他们重建史观和文化身份认同至关重要。自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以来,举国动荡,现代中国书画将何去何从,引人愁虑。受到考证学的影响,清代书画家纷纷从金石学与古物史料中寻求灵感,更以“尚古”为创作材料,冀此振兴中国书画和文人道统。
通过研究19世纪的中国艺术史,本书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历史文物在多大程度上被用来表现中国特有的民族特性与艺术观;二、在政局动荡的晚清,“尚古”这股流风是否受当时政治、经济、环境影响,有意被推动而成为19世纪的文人风尚与时代思潮;三、私人收藏活动的公共意义,除了书画篆刻的创造性与金石学的联系,晚清中国、日本与西方之间呈现积极的艺术交流与文化转译外,此间书画家如何汲取时代精神,超越文化界限,以“金石书画”作为振兴中国艺术的良药,并在古代文明与现代生活之间建立起想象性的联系;四、尚古风潮中的金石学,能否成为晚清文人眼中作为改革“四王”以降中国书画的利器。
本书从关注“尚古”着眼,以清末民初江南一带的文化活动为例,多方面探讨金石之风及其对艺术的拓展意义。正因纳入金石学,晚清的艺术范畴得以进一步发展扩大,涵盖碑碣、青铜器、考古图像及历史残片等多类藏品,书画篆刻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面目。清代学者对早期书体的研究及全形拓的运用,以学术知识转化典型,为复制上古文化奠定基础。艺术家个体的战时人生体验成为艺术家群体的共同记忆,化入其绘画及印作之中,使艺术作品成为时代的传记。

将金石学的物质化置于历史脉络之中,考察来自政治、经济的重要推力,艺术创作无法自绝于社会变动的洪流之外。通过分析自然史的转译及其与金石学的关联,我们应认真探讨艺术家对自然的探索,如何在文化层面及物质层面创造出市场机遇,不管是过去或未来,跨领域学科间的碰撞、转译与运用,更需要仔细探索与大胆想象。玩古或许带有消遣意味,或作为市场价值或困顿时换现救急之用,但最终对清遗民及近代书画家来说,通过金石书画来重新诠释历史与文明,乃是在中国文化生死存亡之际,为保全民族身份而采取的策略,趋古汲古,以古为新。通过深入讨论金石学在近代中国视觉文化中的盛行与没落,本书响应万青力先生在《并非衰落的百年》中致力推动晚清书画研究之举,期打破传统学术界对19世纪的误解,希冀可为解读近现代艺术史的论辩与流风转变,提供有益之思。
作者简介

杨佳玲,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与考古系中国艺术史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访问学者,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研究所与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曾任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艺术史系助理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与考古系中国艺术史助理教授,现任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硕士及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英国国家教育局质量基准委员会中执委、捷克国家美术馆董事局委员,为国际刊物Art History Forum及Venezia Arti 学刊编辑委员。专攻近现代中国艺术史、东亚与西洋美术交流。著有:Appropriating Antiquity forModern Chinese Painting (London &New York:Bloomsbury,2023)、NewWine in Old Bottles-Art of Ren Bonian inNineteenth-Century Shanghai (London:Saffron Publishing,2007)。

目 录

第一章 重塑中国的过去:现代语境中的金石
现代语境中的金石/003
第二章 从考证学到碑学兴起:再议“隶变”与“八分书”
金石学与江南区域文化地图/011
访碑图像与记录/015
重释“八分书”/019
唐以前文字对晚清书论的影响/035
第三章 铭文拓片入画:新兴的知识媒介
玩古的新面貌/045
达受与全形拓/052
互文和跨媒体方法/061
金石书画的序幕/073
第四章 从神化到拟典:“金石气”与“四绝”
战荒时期“金石”的机动性与收藏/077
太平天国运动对书写“金石”的影响/084
“尚古”风潮下的篆刻/087
以旧为新的北碑书体/094
以书为画/098
商业艺术和大众文化中的复古元素/107
日本对金石书画的回应/118
第五章 自然即人文:西风思潮下的转译
考证学与探索自然之思潮:“博古”到“博物”/126
博古中“杂”字意涵再解/132
风土纪实图的兴起/132
中国制造的自然史画/133
现代性历史化的过程/136
“博物”转译为民族精华/139
第六章 政治化的“金石”
金石学会的另一角色:海上题襟馆书画会/147
通过金石界定“新文人画”:贞社/154
克服文化认同难题:广仓学窘/160
“金石”真是门好生意?/164
“金石”的政治用途:以古为典,重写历史/167
第七章“金石书画”的多样性与现代性
致谢/174
注释/175
图版索引/211
参考书目/217
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著:(美)宗小娜▕ 译:罗智国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版次:2024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装帧:平装16开224页
定价:75元

金石学起始于唐宋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它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收藏、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金石学在晚清和近代经历了深刻变迁。作为古代文人消遣和收藏鉴赏手段的金石学,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新的历史学、考古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法交融,逐渐变为现代中国历史研究的新领域。由此,金石学也汇入了现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洪流。

中文版 序

本书的研究始于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彼时,我从一位导师吉德炜(David Keightley,1932-2017)教授那里了解到甲骨文的发掘,还读过这项选题的先驱性著作之一《铁云藏龟》(刘鹗,1903)。我在图书馆的目录(那时还用卡片目录)里检索到这本书,仔细一瞧,馆藏本是1975年再版的。我到东亚图书馆去借这本书。当从书架上取书时,我发现馆藏的不只有一种,还有很多关于古代史和古器物的藏书-实际上有满满一墙,真可谓汗牛充栋,大部分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出版物,朴素的线装装订,外裹深蓝色的书衣。

这些都是什么书?为何如此之多的学人殚精竭虑从事这类研究?

根据现代考古学原理,这些研究大概是“不科学”的,那么它们今日还价值犹存吗?我们能够理解它们原初的旨趣和贡献吗?为回答此类疑问,我们需要了解近代以来,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金石学的发展过程。

或许有些学者认为,金石学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消遣,从宋朝的发轫到20世纪初似乎一直都静若止水。事实是,金石学的谱系绵延悠长、佳作迭出。本书的研究证明,金石学并非不合时宜,千百年来一直在更新换代、不断演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晚清、民国时期,受到艺术史理论的变化、甲骨文等考古材料的出土(甲骨文由王懿荣于1899年发现)影响,金石学发生了嬗变。金石学不再沿袭政治、文化上的保守传统,而成为维新派、改革家和先锋派艺术家的实践。

这段时期的金石学是国学大潮中的涓涓支流,反映出晚清到民国时期中国本土固有的、独特的现代性路径。那些拥护西方文化精髓的学者搜藏金石。他们游历甚广、四海为家,对欧洲、美国、日本的新观点颇感兴趣。他们辩驳、批判新观点,又将这些有用的观点融入他们的实践。这种本土化的发展结果是,他们既能运用19世纪早期朴学家独擅的小学(音韵、文字、训诂)功夫,又借鉴先锋派艺术运动而创立金石书法,迎合了欧洲和日本发展起来的政治社会史研究的新趋势。近代金石学家吴大澂、罗振玉、王国维将小学、艺术实践、政治史与现代学术规范融为一炉,用考古资料来记录和描述远古中国的政治与社会。

本书得益于诸位恩师、同事和友朋的慷慨援助,特别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中文版,在此向大力引荐的彭国翔教授致谢,并向该社的编校人员致谢。同时亦向翻译本书的罗智国先生表示谢意,因为他的辛勤努力,本书的中文版在价值上或许超过英文原版。但任何版本中的史实与阐释谬误,都归原作者所有。
宗小娜
2018年于檀香山

作者简介
宗小娜(Shana J.Brown),任教于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历史系,汉学学者,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化史,尤其关注全球视角下的视觉文化。

名家集评
对文化史、艺术史以及现代中国思想史感兴趣的人,以及研究不同社会的古文物发展历史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大有裨益。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白谦慎

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历程研究,这部书有重要贡献。
——牛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柯律格

宗小娜的这部著作,丰富了我们对20世纪初期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加突出了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和文化思潮的多样性。
——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教授沙培德

目 录

导论
何谓金石学
科学与艺术
古董与现代史
第一章 金石学及其系谱
礼制与政治
艺术史上的碑刻
明代金石学与赏玩的问题
碑刻与汉学
古器物和18世纪的历史编纂学
碑刻书法的新视野
第二章 维新时期的金石学
古物研究与清代的社交网络
金石画派
金石学与晚清教育改革
地理学的作用
第三章 热爱古物:平面与立体
痴迷与正统
私家收藏与博物馆之争
藏主和市场
寻求真品
拓片
图谱
第四章 吴大澂的古文字学和古物研究
书法与今文经、古文经之争
铭文与《说文解字》
彝器与政治
古物的理念
实验派金石学
第五章 甲骨文的发现
谁发现了甲骨文
甲骨文与政治演进
甲骨文和三皇五帝
第六章 罗振玉与私家学者的两难
教育改革家
考古学与保护文物的失败
出版家
古董商
第七章 王国维:从古器物学到历史学
西学的召唤
古物研究与保守政治
历史科学与民族起源
古物的质疑
敬惜文字资料,光大清学遗产
学者之死
尾声 消遣的未来
参考书目
索引
附文 中国古文物实践中的客观测量
译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