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
  • 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
  • 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
  • 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
  • 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
  • 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
  • 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

4.5 1.8折 25 九五品

仅1件

安徽六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洪宏 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8.3

上书时间2024-08-03

正红图书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洪宏 著
  •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106029661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4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随园影视论丛
【内容简介】
《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讲述了苏联电影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理想追求及成长历程,已是不争的事实,苏联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尤其是建国后“十七年”的电影创作,则更是因缘际会,情德交融,谊切苔岑。
【作者简介】
洪宏,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1972年生,安徽宿松人。199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戏曲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戏剧方向),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戏曲学专业(电影历史与理论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已在《文学评论》、《电影艺术》、《当代电影》、《戏剧艺术》、《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与人合著《西方电影理论史纲》(中华书局2005年版,获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等著作。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苏联影响与“十七年”电影的创造机制
一、“人民电影”与“人民美学”:中、苏电影的相同本质
二、中、苏电影的思想、艺术差异
三、苏联影响与“十七年”“人民电影”的创造机制
四、苏联影响与“十七年”电影的现代性问题

第二章苏联影响与“十七年”电影的多重外来影响源
一、苏联影响:“同向对应”与“逆向错位”
二、50年代:“日丹诺夫主义”与“解冻”思潮
三、“文革”前的60年代:人道主义与“日丹诺夫主义”
四、“十七年”电影与其他世界电影潮流

第三章“十七年”电影剧作理论与苏联影响
一、“电影剧本是影片的基础”
二、电影剧本的“文学性”与“电影性”
三、电影剧本创作的目的、任务与方法
四、电影剧本的编剧技法

第四章“十七年”电影艺术特性理论与苏联影响
一、电影特性之一:大众性
二、电影特性之二:综合性
三、电影特性之三:视觉形象性
四、电影特性之四:蒙太奇

第五章“革命化”叙事与历史的重塑——“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与苏联影响
一、何谓“革命历史题材”
二、“革命化”叙事与历史的重塑
三、英雄形象创造:群像勾勒、性格化与理想化
四、苏联“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正面影响的整体性缺失

第六章对现实的讽刺与歌颂——“十七年”现实题材喜剧电影与苏联影响
一、“十七年”主流喜剧电影观念:强调歌颂、忌讳讽刺
二、讽刺喜剧:“干预生活”与批判意识的觉醒
三、“歌颂性喜剧”:歌颂现实与“革命的理想主义”
四、“十七年”喜剧精神的衰落与“无冲突论”影响

第七章“忠实于原著”与意识形态再创造——“十七年”文学名著改编影片与苏联影响
一、名著改编:“十七年”电影对文学性和文学价值的追求
二、“忠实于原著”:从“再现”到“意识形态再创造”
三、“十七年”名著改编实践与苏联影响
四、名著改编艺术个性的缺乏与对苏联影响源的选择

第八章失衡的银幕:在政治与审美之间——“十七年”电影的银幕美学与苏联影响
一、近景、特写镜头与“富有阶级特征的脸”
二、“十七年”电影的画面构图与“苏联镜头”
三、“十七年”银幕的蒙太奇美学与苏联影响
四、“十七年”银幕美学的缺失与苏联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