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
30
6.3折
¥
48
八品
仅1件
作者刘勇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8-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书脊顶端有伤,书内有字迹和勾画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勇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3079193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3页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一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崭新教学理念编写而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它清晰而详细地叙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从1917年前后到1949年间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间各种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成就,深入阐发了现代文学的思想文化含蕴。本书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广大学生阅读、鉴赏、分析和评价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及文艺现象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继承五四新文学的优秀传统,服务于当代的文化事业。
本书的撰写者都长期从事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既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专长,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因此,本书显示了以下的突出特点:
首先,全面系统地覆盖了现代文学所有的重要领域,无论是对作家作品,还是社团流派,以及文学论争,都进行了应有的评价。尤其是以往一般现代文学教材忽略的通俗文学创作部分,本书亦给予了客观详细的描述和评价,强调了通俗文学与新文学的并存及其实际影响,这也与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保持了应有的沟通和衔接。
其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突出重点内容,又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点、线、面结合,追求叙述历史的深度和力度,立体化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直实形态。这体现了我们体例编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力图在相对简约的篇幅中,尽可能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丰富而完整的面貌,其中包括对现代文学发生过程的描述以及上述提及的对通俗文学存在价值的关注等等;同时又尽可能地对相关内容按照历史时段或文体的分类加以相对集中的介绍和论析。以我们的体会,作为教材,这样可能更有利于教学层面的实际操作。
- 【作者简介】
-
刘勇,男,文学博士。祖籍江苏扬州,出生于南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鲁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郭沫若学会理事,中国老舍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获2000年度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获2002年度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学术著作,主编了多种《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等著作和高校教材,撰写并发表了学术论文80余篇。主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 【目录】
-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特征
第一章 从晚清到五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晚清启蒙运动与文学的变革
第二节 报刊与新小说的繁荣
第三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第四节 《新青年》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五节 外国文艺思潮的引进
第二章 五四新文学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
第二节 白话新诗的最初尝试
第三节 现代小说的全面创新
第四节 新式散文的应运而生
第五节 话剧品种的逐步引人
第六节 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第三章 鲁迅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发展
第二节《呐喊》与《彷徨》
第三节《阿Q正传》
第四节《野草》与《朝花夕拾》
第五节《故事新编》
第六节 杂文创作
第四章 茅盾及文学研究会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
第二节《蚀》与《虹》:茅盾写实风格的初成
第三节《子夜》: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第四节《腐蚀》:茅盾小说风格的深化
第五节 茅盾短篇小说及散文等创作
第六节 叶圣陶与王统照的创作
第七节 冰心与许地山的创作
第八节 朱自清与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的创作
第五章郭沫若及创造社
第一节 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
第二节 郭沫若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第三节《女神》:新诗是可以这样写的
第四节《屈原》:对历史的再创造
第五节《沉沦》:郁达夫自叙传的抒情小说
第六节 创造社其他作家的创作
第六章“新月”与“语丝”等社团流派的创作
第一节 新诗格律化及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的诗作
第二节“语丝文体”及周作人等的散文
第三节 冯至与浅草一沉钟社
第四节 李金发与初期象征诗派
第五节 早期乡土田园小说的兴起
第七章 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翼文学的创作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联”的成立
第二节 蒋光慈等人的早期革命文学创作
第三节 萧军、萧红及“东北作家群”
第四节 各具特色的左翼小说家
第五节 左翼诗歌的蓬勃兴起
第八章 巴金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历程
第二节 无政府主义文化思潮与巴金的创作
第三节《家》:悲愤的控诉与青春的赞歌
第四节《寒夜》:多重内蕴的人生悲剧
第九章 老舍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历程
第二节《骆驼祥子》:庶民文学的典范
第三节 老舍作品的文化意蕴及“京味”特征
第十章 沈从文与“京派"
第一节“乡下”与“湘西”:沈从文的文化选择
第二节 牧歌:沈从文小说的美学至境
第三节 散文创作:情绕湘西
第四节 其他“京派”作家
第十一章 新感觉派及其他小说作家的倒作
第一节 刘呐鸥与新感觉派小说的出现
第二节 施蛰存、穆时英对“新感觉”的深化
第三节 李动人及中国的“大河小说”
第四节 张天翼、沙汀和艾芜的小说
第十二章 曹禺与现代话剧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曹禺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第二节 惊天动地的《雷雨》
第三节 不同凡响的《日出》《原野》
第四节 意蕴深藏的《北京人》
第五节 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及意义
第六节 欧阳予倩与洪深的创作
第七节 田汉与夏衍的创作
第八节 丁西林与李健吾的创作
第十三章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
第一节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第二节 杂文的再度兴盛
第三节 小品散文的丰收与危机
第四节 报告文学的全面兴起
第十四章 抗战文艺运动与解放区文艺运动.
第一节 抗战文艺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第二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及解放区文艺的新天地
第三节 国统区、上海“孤岛”及沦陷区文学
第十五章 艾青及现代新诗的又一次高潮
第一节 艾青:眼中常含泪水的诗人
第二节 田问、臧克家等人的探索
第三节 胡风及“七月派”的追求
第四节 穆旦及“中国新诗派”的崛起
第十六章 解放区的刨作
第一节 赵树理:真诚的农民作家.
第二节 孙犁:开掘生活的诗意
第三节《太阳照在桑千河上》和《暴风骤雨》
第四节 长篇叙事诗和民族新歌剧
第十七章 沦陷区与国统区的创作
第一节 张爱玲及其《传奇》《流言》
第二节 钱钟书及其《围城》
第三节 路翎及其《财主底儿女们》
第四节 陈白尘及其讽刺喜剧
第五节《马凡陀的山歌》等政治讽刺诗
第六节 张恨水与通俗小说的发展
结语从文学史到学术史
附录中国现代文学大事年表(1915―1949)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书脊顶端有伤,书内有字迹和勾画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