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城旧影 老北京
  • 皇城旧影 老北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皇城旧影 老北京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3.9 3.3折 7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景灏编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ISBN9787551907491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1203004316

上书时间2024-12-02

休闲图书吧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北 平 齐如山 001

前 言 001

北平的沿革和形势 003

前清上朝的情形 006

前清皇帝的生活 014

北平街道与管理 020

北平城内的名胜 030

北平城外的名胜 045

北平的建筑 056

北平的商业 063

北平的工艺 072

北平为中国文化中心 083

北平怀旧 齐如山 092

炎夏苦忆旧京华 092

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101

欣逢春节话故都 106

饺 子 114

元宵花市灯如昼 119

北平小掌故 齐如山 123

灯前谈往 123

北平的饭馆子 齐如山 155

五月的北平 张恨水 164

北平的春天 张恨水 168

一 168

二 169

北平情调 张恨水 171

天安门的黄叶 张恨水 173

北平的马路 张恨水 175

天 坛 张恨水 177

上 177

下 178

逛故宫杂感 张恨水 181

天 桥 张恨水 183

游中山公园 张恨水 185

上 185

下 186

陶然亭 张恨水 188

荣宝斋的木版水印画 张恨水 192

风飘果市香 张恨水 194

听鸦叹夕阳 张恨水 196

风檐尝烤肉 张恨水 198

黄花梦旧庐 张恨水 200

影树月成图 张恨水 202

年味儿忆燕都 张恨水 204

冰雪北海 张恨水 206

市声拾趣 张恨水 208

想北平 老 舍 210

北京的春节 老 舍 214

我热爱新北京 老 舍 219

北 京 老 舍 223

上景山 许地山 227

先农坛 许地山 232

忆卢沟桥 许地山 235

京城漫记 杨 朔 239

香山红叶 杨 朔 244

永定河纪行 杨 朔 247

十月的北京城 杨 朔 255

北京的茶食 周作人 260

北大的支路 周作人 262

北平的春天 周作人 265

炒栗子 周作人 269

雨的感想 周作人 273

潭柘寺 戒坛寺 朱自清 277

初到清华记 朱自清 281

北平沦陷那一天 朱自清 284

北平通信 废 名 287

故都的秋 郁达夫 292

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 295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林徽因 301

天安门前广场和千步廊的制度 302

团城——古代台的实例 307

北海琼华岛白塔的前身 308

我们的首都 林徽因 311

中山堂 311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313

故宫三大殿 314

北海公园 316

天 坛 318

颐和园 319

天宁寺塔 323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刚宝座塔” 324

鼓楼、钟楼和什刹海 326

雍和宫 329

故 宫 330

北京菜 金受申 333

日常菜 334

小 吃 336

年节及犒劳菜 337

银鱼紫蟹 金受申 338

鸡鸣馆 虾米居 金受申 340

鸡鸣馆 340

虾米居 341

北平的“味儿” 纪果庵 343

北平的豆汁儿之类 纪果庵 348

春饼庆新春 陈鸿年 354

黄花儿鱼 陈鸿年 356

北京饮馔 黄 濬 358

北京之河鲜儿 冰 盦 361

中秋节近的北平的“吃” 杨荫杭 369

燕都小食品杂咏三十首 张次溪 372

羊头肉 372

羊腱子 373

硬面饽饽 373

糖咂面 373

棉花糖 374

猪头肉 374

牛奶酪 375

羊肚汤 375

驴打滚 375

甑儿糕 376

粳米粥 376

煮豌豆 377

汤爆肚 377

酸梅汤 377

烤羊肉 378

煎灌肠 378

凉 粉 379

槟榔膏 379

扒 糕 379

爱窝窝 380

杏仁茶 380

炒 肝 381

豌豆黄 381

抓梨膏 382

果子干 382

豆汁粥 382

冰糖子 383

蒸芸豆 383

豆渣糕 384

苏造肉 384

由乳酪谈到杏酪 傅芸子 385

因喝豆汁再谈御膳房 崇 璋 389

北京之饮食店 穆儒丐 393

内容摘要
本书是“老城趣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书中集合诸多名家关于老北京的经典文章,主要描写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作者的人生感悟。全书行文流畅,可读性很高,其中不乏老舍、许地山、张恨水等大家的诸多文章,既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又具有较好的通俗性,展现了中国二三十年代城市的风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重要著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