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习基地模式的物流实践性人才培养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9.96
4.4折
¥
68
全新
仅1件
作者章竟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ISBN9787504767547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201852139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章竟,硕士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2000年到北京交大经管学院后,主讲了物流专业课程《物流学》《绿色物流》,长期担任《物流专业实习》课程的带队教师。研究方向主要是绿色物流。在靠前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核心论文20多篇,主编教材《绿色物流》,参编《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中国现代物流大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等;参加了《物流学》等精品课程的建设。并参与中铁物流实习基地的建设。
"
目录
"1 物流实践能力概述
1.1 实践能力的概念
1.2 物流实践能力的内涵
1.3 物流实践能力的构成因素
1.4 物流实践能力的获取方式之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1.5 校外实习基地的特点和实习流程
2 物流案例概述
2.1物流案例研究的概念和种类
2.2 实习基地物流案例及其特点
2.3物流案例分析方法及步骤
3.中铁集团某公司的经营战略研究
3.1 案例研究背景
3.2 案例主要问题分析
3.3 案例解决方案
3.4 案例结论
3.5 课后思考
4. 降低邮政某分拣中心分拣的能源消耗
4.1 自动分拣及批量分拣理论
4.2 案例分析与问题
4.3 案例解决方案
4.4 案例结论
4.5 课后思考
5.某医药物流公司的规划建设
5.1 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5.2 仓储设施规划理论
5.3 案例企业与问题分析
5.4 解决方案
5.5 案例结论
5.6 课后思考
6.某医药物流企业冷链包装系统的建立
6.1 医药冷链及包装的有关规定
6.2 案例主体分析
6.3 冷链包装系统的方案
6.4 案例结论
6.5 课后思考
7.考虑风险的监管人员分配和设置——以某医药物流仓库区为例
7.1 案例相关的人员规定
7.2 案例问题的提出
7.3 案例解决方案
7.4 案例结论
7.5 课后思考
8.东方食品配送公司仓储布局、流程与业务优化
8.1 仓储管理、业务流程与成本结构
8.2 案例公司布局、流程与成本分析
8.3 案例解决方案
8.4 案例结论
8.5 课后思考
9.永旺北京物流中心作业流程优化设计
9.1 案例方法和企业介绍
9.2 案例流程分析及问题
9.3 案例优化方案
9.4 案例结论
9.5 课后思考
10.西郊食品冷冻厂配送模式优化分析
10.1 配送与配送模式
10.2 案例企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10.3 案例优化
10.4案例结论及建议
10.5 课后思考
11.南郊市场车货匹配模式的研究——建立车货匹配信息平台
11.1 城市配送概述
11.2 案例企业介绍与问题分析
11.3 案例优化方案
11.4 案例总结
11.5 课后思考
12.基于信息化建设的冷库运营成本控制———以蓝天蔬菜配送有限公司为例
12.1 冷链信息化和案例企业概况
12.2 企业业务流程、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12.3 信息化建设方案
12.4 信息化建设前后的成本效益分析
12.5 案例总结及建议
12.6 课后思考
13.我国冷链行业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发展思路
13.1 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概述
13.2 案例企业的标准化现状与必要性分析
13.3 案例解决方案
13.4 案例结论
13.5 课后思考
参考文献 "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为两大大部分。部分为理论部分,分为两章,章绪论主要讲述物流实践能力的概念、内容;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概念、特点、实习内容流程等。第二章介绍物流案例的概念、特点和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为实践部分,是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案例。主要分为七章,分别为基地实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实践案例。内容包含行业物流、仓储、运输、配送等方面。"
主编推荐
产学研相结合的物流实习基地的实训,已成为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基于实习基地模式的物流实践性人才培养研究》一书将实习基地实训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案例根植于基地企业物流的实践,设计为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启发更多的学生,使其了解企业和分析企业,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丰富自身的物流实践经验。
精彩内容
"物流业迅速发展已经20多年,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中国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物流人才的需求增长迅速,特别是高端的、实践能力强的物流管理人才仍然供不应求。为了加强物流教育,解决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是物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跨专业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存在理论素养优良但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学生毕业后难以直接胜任物流管理岗位的要求。因此,产学研相结合的物流实习基地的实训,成为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实习基地是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可以促进学校和用人单位就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问题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实习基地使企业可以与高校学生零距离长时间接触,便于考察和录用更为适合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高校则通过基地实习环节增进对企业用人和培养人才的了解,不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还相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环节,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成果应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模式;而且,对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方面的机制改革,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时,物流案例教学也成为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方法。案例教学是高校多样化教学中的主要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处在工作环境中发现问题,调动自身所学知识和潜能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书就是为了适应高校学生物流实践的需要,根据近年来在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们的研究成果而编写的。案例根植于基地企业物流的实践,设计为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启发更多的学生,使其了解企业和分析企业,对前任学生的研究思路、方法进行思索和探讨,从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丰富自身的物流实践经验。
本书将实习基地实训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力求给读者一个科学的、多层次的物流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研究内容。全书共分13章,前两章介绍了实践型人才、基地和案例教学的基础理论;后面的章节,先是简单地介绍理论概述和背景,然后将学生的成果报告设计成案例,最后提出思考的问题。
本书在攥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理论篇的写作得益于宋志刚、兰洪杰、唐孝飞、卞文良等老师的成果经验,而实践篇则是在各位学生的实习作业和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他们是苏磊、孙翀、汪敏、刘茜茜、郁淑雅、蔡锦文、胡楠楠、陈显鑫、黄皓钰、孙仲达、曹斯琪,赵博帅、陈其臻、王紫嫣、宋昭仪、胡褀瑜、李星辰、宁怡璇、李爽阁、程乾、邢蕊蕊、乔佳元、谭环宇、刘玥、武昕凝、董相臣、张庆莹、余明珍、唐嘉欣、范文武、刘贺、杜雨,杜愈、段思远、李昌博、李欣欣、洪芝静。他们不仅提供了企业的调查资料,还提出了一些研究的方法。在此向这些教师、学生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参阅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著作和研究成果,还参阅了报刊和专业网站等的资料。谨向这些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本书内容有待不断完善,作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