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武士战争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武士战争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08 4.8折 49.8 全新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子午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ISBN9787510707520

出版时间2014-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0972686

上书时间2024-11-24

休闲图书吧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子午,1987年生于天津。长期从事于军事历史类书籍、文章的写作和研究,并曾担任《战舰》杂志社执行主编。作为军事历史类书籍作者,出版有《日本海军重巡洋舰》、《日本海军轻巡洋舰》、《日本武士战争史》等著作,也曾于杂志平台发表有《希波战争中的海上战斗》等数十篇作品。

目录
前言
大事记一:武士阶级的崛起
第一章:一之谷会战与坛之浦海战
大事记二:幕府政治的建立
第二章:文永·弘安战役
大事记三:从镰仓幕府的瓦解到战国时代的开始
第三章:石山本愿寺的围攻与长筱会战
大事记四:日本的再统一
第四章:文禄·庆长之役
第五章:关原会战
大事记五:江户的和平
第六章:琉球远征
大事记六:从锁国到开国
第七章:攘夷战争与四境战争
回顾与省思:通向现代国家之路

内容摘要
对于一名武士而言,其本职工作便是战争。战争推进着整个武士阶级的崛起和发展,很终使武士成为了日本的统治者。王子午编著的这部《日本武士战争史》以正文章节对日本武士历目前的重大会战进行分析探讨,并以大事记形式对历史背景的发展进行详尽叙述,使全书内容能够形成一部完整的日本武士历史,同时着重突出不同时期武士所采用的不同战争艺术,各大会战的过程以及将领指挥得失。本书力求通过对政治、战略以及战术三方面的分析考量,从客观角度分析被大量文学作品忽略的日本古代战争艺术,以达成重新为世人所认知的目的。

精彩内容
    自平治之乱后,源氏一族几乎全部丧失了立足之地。但是,仍有专享的例外,那就是在平治之乱时拥有300骑兵力却并没有加入任何一方的源赖政。1178年,赖政被清盛推上正三位,成为源氏的靠前位公卿。当时赖政已经75岁,谁也不会想到他还有举兵反对平氏的念头。然而,赖政暗中却接近后白河法皇的三皇子以仁王,鼓吹后者利用皇室,反对大权独揽的平氏。同时。赖政也召唤关东的源氏一族幸存者再次举兵。到1180年4月9日,以仁王终于下定决心,下旨推翻清盛一族,旨令则由源义朝很小的弟弟源义盛传达到全国。
    源赖政在举兵之后的行动却极为混乱。很初他把以仁王安置在延历寺方面,但寺院却倒向了平氏,源赖政只好慌忙地去寻找更安全的地方。二人在此期间甚至根本没有计划离开京都,反而指望东国武士能够像平治之乱和保元之乱时那样,在战斗开始之前就能赶到京都――而这在源氏已经崩溃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虽然平清盛根本没有想到源赖政的行动。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没能察觉举兵的主谋。但即使是平氏得知详情之后,源赖政也没有立刻将以仁王立刻带离近畿,反而将其转移到了到京都东北的园城寺避难,他本人则放火烧了自己的宅邸,和一族郎党逃出京都。相反,平氏虽然在政治上受到了奇袭,却能够迅速取得延历寺、园城寺等的支持,在短短数日内便确保了京都附近的安全。到赖政终于在5月25日带领大约1000人与以仁王会合时,京都附近已经普遍转为拥护平氏了,而后者更是已经集中了将近一万人的部队。甚至于到了此时,源赖政也还是没有直接向关东撤退,反而南下宇治川,试图占据奈良继续等待关东援兵。
    也许当时源赖政认为自己拥有近乎全部关东武士的支持,其数万人的实力足以在近畿进行一场巨大的会战。但事实上,在这些部队能够真正踏上战场之前。他们是根本不存在的。源赖政在京都附近的可动员兵力很多也只有1000至1500人,而对手却还可以再迅速集结两万以上的兵力。源赖政既没能在集结重兵之前确保平氏对此并不知情,又没有在事情败露后迅速赶往东国。等于亲手将头颅送到了平清盛的刀下。
    而接下来的这个事实又证明着源赖政和以仁王是何等的无能。源氏军在离开园城寺到达京都以南的宇治川后,以仁王这位皇室贵族却因体力不支而需要休养。这位亲王虽然年仅三十岁,却在过度紧张之下精神不振,从园城寺向宇治川撤退的途中数次因为在马背上睡着而被摔到地上。由于以仁王身为起兵的号召者和源氏手中很有力的政治工具。源赖政也只好在军队渡过宇治桥后进入附近的庙宇平等院暂时休整。
    对于平氏而言,如果让源赖政和以仁王逃到奈良甚至更远的纪伊国也将是十分麻烦的,皇室的影响力将如同灯火一般将所有反对平氏的武士聚集在自己身边。在以仁王南下后不久,平清盛便将已经已经集中在京都的大约一万人交给平知盛,由后者率领着对以仁王进行追击。到源赖政军队停滞在宇治桥附近时,平氏军队也紧随着赶到了这里,并立刻决定直接过桥进攻平等院。
    在渡桥前,进攻一方的军队通常会派遣小规模侦察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在确定桥梁本身状况良好,并建立一个足够主力部队展开的阵地后才会将全部兵力送到对岸。不过这位平知盛却也并非良将,在根本没有对宇治桥进行任何侦察的情况下,他只看到宇治桥外观仍然完好便命令部队前进。而事实上,源赖政早已拆除了一部分桥板,平氏军却直到登上宇治桥后才看到已被拆除的桥板。到了此时,在队列后方的人员挤压下,前面的人根本无法停下脚步,纷纷被挤落水中,拥挤在桥梁附近的部队也立刻失去了秩序。
    说也奇怪,对于这样一座重要的桥梁,源赖政却并没有留下一支后卫来加以据守。直到平氏军开始过桥后,才有数十人的源氏军队从平等院赶到河边,而他们的任务似乎也只是迟滞对方前进,使源赖政能够整顿部队继续撤退。不过当这几十人开始弓箭射击之后,平氏军却几乎陷入了绝望。在一片混乱之中,数量庞大的平氏被挤压在桥头动弹不得,几十名源氏武士却得以在岸边自如地进行骑射,在短时间射杀了不少平氏部队。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如果源赖政能够从平等院赶到河边,平氏便永远无法过河了。不过就在此时,一位名叫足利忠纲的17岁年轻武士凭借个人的主动精神,开始率领着300名原先位于队列后方的人马涉渡宇治川。忠纲首先指挥人马前往河流的上游,远离源氏部队的弓箭射程,其后便开始沿着河水流向斜向渡河。这种做法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正确的。特别是斜向渡河这一点,不仅能够避免部队因河水冲击而发生混乱,同时也可以让战马不至于因水流变化而惊惶不定。而源赖政对此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没有派遣哪怕一人一卒前往河岸干扰对方过河,从而使对方从容渡过了宇治川。P20-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