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故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2.44
5.6折
¥
5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郭海成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68946
出版时间2021-03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1115289
上书时间2024-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目录
李大钊:从容走向绞刑架的创党先驱
投入时代的洪流
登高一呼群山应
壮烈的牺牲
瞿秋白:开辟光明之路的书生领袖
“辟一条光明之路”
“新时代的活泼稚儿”
“请勿撕破我的历史”
陈望道:千秋巨笔传真理
东渡扶桑觅新途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一片赤心终向党
王尽美:善于斗争的职业革命家
济南求学
领导罢工
鞠躬尽瘁
张太雷:震碎旧世界的英勇战士
发奋求知苦觅真理
头脑清醒警惕叛徒
广州起义火线牺牲
陈延年:乱刃加身亦宁死不跪的革命家
坚持原则的“小列宁”
革命的“苦行僧”
绝不引颈就戮
杨闇公:头可断志不可夺的“马氏信徒”
迎接大革命的到来
泸顺起义震动全川
英雄谱写壮丽凯歌
萧楚女:燃烧自己追求光明的荆楚英杰
富家公子的蜕变
为革命奔走呼号
蜡烛人生亦辉煌
赵世炎: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
剪辫明志誓革命
“我们党的一把好手”
枫林桥畔表丹心
罗亦农:倾心工运慷慨捐躯的党员楷模
“罗家逆子”
为工农斗争
捐躯全节
向警予: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拒婚离家
投身于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夏明翰:铁骨铮铮的书生革命家
官绅家庭的叛逆者
艰难困苦斗争不辍
身陷大狱遗诗明志
周文雍:把刑场枪声当作结婚礼炮的英勇斗士
追寻真理
激流勇进
刑场上的婚礼
王尔琢:为阶级不避生死的红军参谋长
黄埔军校初露锋芒
井冈山上“飞兵团长”
“留却重任谁承受”
彭湃:焚烧自己田契的“农民运动的大王”
求学扶桑心向革命
散尽私财致力农运
坚持斗争英勇献身
邓恩铭:最年轻的中共一大代表
忧国忧时投身革命
挺立潮头领导工运
坚贞不屈英勇献身
恽代英:中国青年永远的楷模
“国不可以不救”
“革命绝不会一事无成”
“留得豪情作楚囚”
周逸群:洪湖赤卫队的创建者
不懈抗争求进步
南昌起义掀巨澜
血洒洞庭勇牺牲
李硕勋:铭刻在人民心中的青年革命家
立志做“成功事业家”
率部起义转战千里
牺牲自己保全组织
黄公略: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
投笔从戎跻身军旅
纵横驰骋“飞将军”
“堪恨大祸从天落”
邓中夏:出身官僚家庭的工人运动领袖
北大求学志做公仆
拒绝留洋致力工运
雨花台罹难
陈树湘:断肠就义的红军师长
苦难的童年
战斗中成长
绝命后卫师
刘伯坚: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心向革命的农家少年
从旅欧学生到兵运奇才
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
毛泽覃:“我军早期的一位猛将”
红心向党
驰骋井冈
血洒红林
方志敏:黑牢里铸就不朽丰碑
踏上革命征途
纵横闽浙赣
狱中斗争
刘志丹:机智骁勇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者
开展兵运屡仆屡起
党性纯洁的“老刘”
东征牺牲红星陨落
赵一曼: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抗日女英雄
冲出封建牢笼
灵活机智开展斗争
受尽酷刑折磨绝不投降
杨靖宇:棉絮果腹战斗至死的抗联英雄
智取革命武装第一枪
驰骋于白山黑水痛击日寇
震慑敌胆的决死之战
陈潭秋:血沃天山的“一大代表”
寻求救国救民道路
“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宁化黄土筑胜途
江竹筠:在炼狱中永生的“丹娘”
困境中觉醒
逆境中奋进
“酷刑是太小的考验”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记述了民主革命时期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赵世炎、杨靖宇等30位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故事,集中反映了他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革命斗争历程,彰显其追寻理想、不畏困难、砥砺前行的优秀品质与坚定信仰。故事内容真实感人,文笔生动流畅,是建党百年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学习党员先进事迹的优秀参考读物。
精彩内容
李大钊:从容走向绞刑架的创党先驱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发表《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和演说,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时年38岁。
投入时代的洪流
李大钊乳名憨头,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他的父亲李任荣早年患肺病,身体虚弱。李大钊出生的前一年即1888年5月,冀东地区发生
大地震,李任荣受到惊吓以致病情急剧加重。1889年春天,李任荣病逝了,时年仅23岁,留下身怀六甲的妻子周氏。李任荣的去世,让周氏悲伤不已,李大钊一岁
半时,周氏也去世了。李大钊后来回忆这段悲惨的经历时曾说:“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姐妹,为一垂老之祖父养育成人。”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是一个勤快的庄稼人,生养有三个女儿;为了接续香火,才将侄子李任荣过继到自己家里来。现在,眼见儿子、
儿媳先后身亡,“白发人送
黑发人”的家庭悲剧让他痛心不已。因此,李如珍对这个仅有的孙儿极尽关爱。后来在李大钊读私塾时,李如
珍特意请先生给孙儿起名叫耆年,字寿昌,祈愿他健康多福。
李大钊极受祖父疼爱,李如珍时常把他带在身边,既带他认识花鸟鱼虫亲近自然,又随时教他识文认字,教导他要知书达理。李大钊家附近有一座古庙,时常有人聚赌。一次,李大钊觉得好奇就去围观了一会儿,祖父知道后非常生气,罚他在烈日下劳动以示惩戒。众人相劝时,李如珍指着房梁严肃地说:“小孩子好比一棵小树,应当随时修理,这样才能长成栋梁之材。”由于李如珍的严格教育,李大钊自小就树立起了明辨是非和踏实做人的道德标准。
7岁时,李大钊到村子里的私塾读书。李大钊天资聪颖,兼以勤奋好学,因此学业进步极快,以至于仅仅过了三年,私塾先生就自感才学不济而请他另择良师。
1900年,李大钊到乐亭县城北的井家坨跟随曾为国子监优贡的黄玉堂读书。黄玉堂思想开明,对李大钊启发很大。一次,黄玉堂给学生
们讲太平天国的历史,言谈中不免流露出惋惜之情。李大钊听后深受感动,他对老
师说:“洪秀全的很多主张都合乎人情、时运,可为什
么要说他是造反呢?太平天国鼎盛时拥兵百万、拓地千里,怎么就失败了呢?但洪秀全终究是大丈夫,我长大后当效法于他。”当时正值
清末,清政府对任何威胁其统治的言论都严加监视。因此,黄玉堂虽然欣赏李大钊的才思胆魄,还是赶紧提醒他说:“汝勿言不能之言,欲求免祸,先求慎言。”1905年,李大钊进人永平府中学读书。当时,清政府正处于崩溃的前夜,教育上科举制已经废除,新学正在勃兴。因此,在中学期间,李大钊读到了康有为、梁
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著作,也知道了同盟会的成立以及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事迹,思想进步很快。两年后,他的祖父李如珍病逝。没了祖父的支持,李大钊顿时面临失学的危机。幸亏这时李大钊已经结婚了,在妻子的支持下,李大钊于1907年夏前往天津求学。当时,天津有三所学校正在招生,分别是北洋军医学校、长芦银行专修所和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和长芦银行专修所都录取了李大钊,这让他一度很为难。他“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想入读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但家中经济又很困难,全凭妻子一人支撑,如人读长芦银行专修所
则可很大程度上减轻经济压力。于是,他给大伯父李任元写信,李任元见信后马上给他回信:“你要逛山就逛高山,你要游水就要游大海,应当继续求学深造。”在伯父的支持下,李大钊决定进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
当时,国家贫弱、社会动荡,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的学生也是思想混乱、扰攘异常。一次,同学们畅谈人生理想,有人说要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有人说愿做一
位名士,游历山水;也有人认为生逢乱世,“今朝有酒今朝醉”,应该及时行乐;更有人懵懵懂懂,不知人生
理想为何物,糊里糊涂虚度光阴。听着同学们高谈阔论各抒己见,李大钊笑而不语。一位同学说:“守常,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同学们的目光都投了过来,李大钊顿了一下,严肃地说:“我的理想,就是要投入时代的洪流,改造我们的中华国土
,不愧为黄帝的子孙。就我个人来说,我活着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我死后,一不要棺椁,二不要
埋在地下,我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食用,也使人民得到一
点好处。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