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
①一般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开发票联系客服②教材,学习,考试类书默认有笔记(或做过)③其他类书一般无笔记,提前与客服沟通好再下单,否则本店不承担责任)④部分图书籍采用标准图片,可能存在不同印次不同封面,内容一致⑤出版时间过长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
¥
8.31
2.1折
¥
40
九品
仅1件
作者钭晓东,欧阳恩钱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88064
出版时间1970-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0元
货号1376249031277790720
上书时间2024-11-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对现今从事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人来说,“公地悲剧”、“囚犯难题”以及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耳熟能详。这些理论模式都说明,个人的理性行动导致的却是集体的非理性结果。为此,许多分析家认为除非通过强权的控制,或者彻底私有化(市场化),人类才可能摆脱这些悲剧性的梦魇。环境问题自17世纪中叶w.配第和J.格兰特首次提出,到19世纪产生环境政策,再到被誉为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代的20世纪50-60年代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出现公害及环境破坏以全球规模发生,对人类生活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深刻危害,尔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大多数先进的工业国家创立环境法体系,再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美日等国放松环境管制,倡导新自由主义。问题解决的理论与方案正是在强权控制与私有化之中选择,但问题本身却犹如“戈尔迪”之结:旧病难除,新伤又起。1992年,由1575名全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联合发布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宣称:“人类和自然界都在走向崩溃。人类活动无情地导致和不可恢复性损坏了环境和重要资源。如果我们不约束我们当前的活动,它们将把我们对人类社会、动物、植物王国的未来所充满的希望置于风险之中,它们将可能改变生命世界,从而使得我们所熟知的生命(方式和活动)不可能持续下去。”
……
目录
前言
第 章和谐社会构建中环境问题解决的“系铃与解铃”辩证:民本思想
第 节手段与目的二律背驰:环境问题源于人类“原罪”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二 环境问题的形式认知:环境问题源于人类本身
三 环境问题的本质解读:环境问题源于生物人与社会人的对立
第二节社会人于拯救与自救中自省:“民本思想”凸显“解铃终需系铃人”:环境问题的解决依赖社会人
二 社会入主体性建构:民本思想的理论意蕴
三 社会入主体性表达:民本思想的生态价值
第三节生态文明背景下民本思想的层次展开:民立、民意、民智、民富、民用民本思想的生态基础:民立
二 民本思想的生态规定:民意
三 民本思想的生态路径:民智
四 民本思想的生态工具理性目标:民富
2 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的新解读
五 民本思想的生态价值理性目标:民用
第二章 环境法调整机制的多中心变革与温州模式的契合
第 节环境法调整机制运行的双重失灵及其主症结环境法调整机制运行的“市场失灵”
二 环境法调整机制运行的“政府失灵”
三 双重失灵的主要症结:“五大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存在
第二节他山之石:民本思想指引下的温州模式的内在动力解读温州的发展史:实现民立、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创造民富、追求民用
二 民本思想指引的温州模式生成的内在动力
第三节 “民本思想、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三者的契合“利维坦”或私有化:并非理想的方案
二 善治: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的目标指向
三 “民本思想、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环境法调整机制”的契合
第三章 民立 温州模式的创新特质 “末端应对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突破
第 节 问题驱动型的环境法调整惯性与环境损害的不可逆转性历史选择与利益博弈:问题驱动型环境法调整源起
二 问题驱动型环境法调整的现实挑战:末端应对的合理性与不足
三 “医欲病之病”:问题驱动型的环境法调整的理论变革勾绘
第二节 战略选择:全过程治理及其拓展——从“末端”到“源头”再到“需求”源头干预:政府介入的抉择
二 需求责任:“源头”环节的进 步追溯
第三节 价值取向:从“问题应对”到“人的利益保护
最大化”“问题应对”:环境法的实用主义哲学基础批判
二 迈向价值合理性指导下的工具合理性环境法调整机制
三 “人的利益保护最大化”:环境法的价值取向及其与民立、温州创新特质的契合
第四章 民意 温州模式的需求诱致机理 “命令控制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突破
第 节环境问题复杂化与环境行政非权力机制的拓展风险社会问题凸显与环境问题复杂化
二 “需求诱致模式”与“政府环境管理”的职能拓展
第二节 因应多元化利益需求迈向回应型环境行政管制多元利益调整对环境法功能的需求
二 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多元利益的共生、共进与再生
4 民本视网下境法调整机制变革: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的新解读
三 迈向回应型环境行政管制
第三节 环境法调整机制的草根性缺失与政府善治指引下的环境民主自决环境调整机制的嬗变与突破
二 民意指引下的环境民主自决
三 温州的探索与实践:民营企业的自觉应对
第五章 民智 温州模式的自调整内核 “制定法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突破
第 节 社会变迁与制定法的瓶颈:国家环境法的实效限制与可能的因变之策环境法实效限制的形式因素:立法、执法与守法
二 环境法实效限制的内在因素: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较量
三 痛定思痛:国家环境法的因变之策
第二节 突破之 :民间自治规则与制定法的交融环境行政合同环境行政合同的法律性质
二 环境行政合同的功能分析
三 环境行政合同的法律实践分析
第三节 突破之二:环境自主治理——民间环境法民间环境法概述
二 民间环境法的合理性
三 民间环境法的渊源
四 民间环境法的效力保障
第六章 民富 温州模式的趋利型取向 “利益限制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突破
第 节 利益限制到利益增进:强制与自治的选择应对生态安全危机:环境法利益限制规则的涌现
二 实现民富目标:环境法利益促进规则的引入
三 融合强制/自治:市场与政府功能的应有定位
第二节环境标志制度:企业与消费者的合作中增进利益环境标志的概念与特征
二 环境标志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
三 环境标志计划在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公共政策价值
四 环境标志和温州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第三节供应链上的社会责任:企业问合作中增进利益供应链上社会责任的兴起
二 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实施方式与特点
三 温州面临的供应链社会责任问题
第七章 民用 温州模式的簇群型特征 “个体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突破
第 节 环境、发展与责任:个体主义到集体主义的思辨环境法的本位:从个体到集体
二 国家、社会与私法主体的环保责任分担
第二节 从契约到身份的回归:区域环境利益的补偿及其普惠
6 民本视网下境法调整机制燹覃: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的新解读区域环境利益补偿的时代背景
二 区域环境利益补偿的基本内容
三 输血补偿作为区域环境利益补偿方式的缺陷
四 锻造造血功能作为拓展区域环境利益的补偿机制
第三节贸易与环境的相互纠结国际贸易中环境要求的新趋势
二 环境要求与市场准入
三 发展中国家对环境要求的关切与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 环境要求与WTO
五 加强能力建设应对以贸易与环境间冲突
六 环境要求对温州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结语折断理性的翅膀——环境问题的“悖论”与“去悖”的环境法思维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对现今从事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人来说,“公地悲剧”、“囚犯难题”以及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耳熟能详。这些理论模式都说明,个人的理性行动导致的却是集体的非理性结果。为此,许多分析家认为除非通过强权的控制,或者彻底私有化(市场化),人类才可能摆脱这些悲剧性的梦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