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雕塑篇(卷三)
  • 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雕塑篇(卷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雕塑篇(卷三)

70.5 1.5折 458 九五品

库存4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明诚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q124

上书时间2024-03-25

武强县大陆书吧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明诚 著
  •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0561393
  • 定价 4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7页
【内容简介】
  雕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造型形式之一,是雕塑艺术家们立足生活,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借助使用不同质感的物质材料高度凝练创造出的可视、可触且兼具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栩栩如生的立体空间艺术形象。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符号,是社会发展进程的精彩记录和形象再现,更是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沉淀结晶,散发着高贵的典雅气息,张扬着独特的品位个性,彰显着深刻的人文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雕塑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可谓是时代与艺术交响、形体与心灵碰撞所诞生的不朽杰作。它虽无声无息却精妙绝伦,不仅为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锦上添花,成为扮靓我们生活的熟悉而又倍感亲切的美丽风景线,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诠释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糅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强劲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雕塑艺术更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可视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和触觉上的双重冲击与感受,触动心弦、陶冶情操。
  20世纪是涵盖了三大社会历史形态的中国社会重大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不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形态烙印。美术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文化形态在这个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而雕塑作为切实反映人类文明前进发展和社会形态交替变更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本世纪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环境下也呈现出相应的艺术特点,为我国雕塑艺术事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里程碑式的坚实基础,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我国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回顾20世纪初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状况,传统雕塑艺术占统治性地位。宫殿、石窟、寺庙、陵墓以及民居建筑和日用器皿上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传统雕刻作品,无不彰显着我国雕刻艺术的悠久历史和高超水平,深刻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理念也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伴随着以宣扬西方民主与科学为宗旨的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思潮的掀起,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也在此历史大潮的影响和推动下相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李金发、王静远、梁竹亭、陈锡钧、金学成、李铁夫、刘开渠、程曼叔、王临乙、萧传玖、王之江、滑田友、张充仁、曾竹韶等为代表的,远赴重洋留学的新一代艺术学子,胸怀满腔爱国热忱相继回国,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引入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雕塑传统。在他们的努力和推动下,诸如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等艺术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并设立雕塑学科,西方雕塑理念也首次被运用于日常教学当中。这一创举不仅开创了我国雕塑事业发展的先河,而且为雕塑事业以后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雕塑艺术人才。
【目录】
蔡里安

丁洁因

高云龙

杨美应

陈启南

李汉仪

田金铎

钱剑华

张叔瀛

滕文金

杨柏祥

达榴生

吴镜初

杨世昌

梁明诚

司徒兆光

徐立忠

吴诚仁

史兆明

刘雍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