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中医学概要(供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用)
  •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中医学概要(供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中医学概要(供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用)

2.56 1.1折 24 八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文松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5812

上书时间2024-06-17

斗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文松 编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7
  • 版次 1
  • ISBN 9787117075312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46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医学概要》是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2005年4月在南昌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会议的要求编写的,供全国高职院校中西医结合护理、涉外护理、社区护理等专业使用,是护理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必修课程之一。
本教材的编写,着力体现中医特色,既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强调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把握教材的广度、深度、重点和难点,以必需、够用、适度为原则,力求中医理、法、方、药、防、治、护、养之系统完整、科学规范、衔接严谨、通俗易懂、简明实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并能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中医学概要(供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用)》是一部关于医学理论专著,全书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四诊、辨证、养生与预防、治疗护理原则、中药、方剂、腧穴与针灸、常见病证等,并附实践指导和教学大纲。中医学博大精深,技能型紧缺护理人才的培养给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与归类推演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藏象
第一节五脏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命门
第二节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附】精室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二、脏与腑的关系
三、腑与腑的关系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精
一、精的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功能
第二节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功能
四、气的运动
五、气的分类
第三节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循行
四、血的功能
第四节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与气的关系
二、精与血的关系
三、气与血的关系
四、气与津液的关系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六、精与津液的关系

第四章经络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十二经脉
一、名称与命名原则
二、走向、交接及分布规律
三、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第三节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含义及作用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功能
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五章病因病机
第一节病因
一、外感六淫
二、疫疠
三、内伤七情
四、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五、痰饮、瘀血、结石
六、其他致病因素
第二节病机
一、发病
二、邪正盛衰
三、阴阳失调
四、气血失调
【附】内生五邪,

第六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一、望神
二、望面色
三、望形态
四、望局部情况
五、望皮肤
六、望分泌物与排泄物
七、望小儿指纹
八、望舌
第二节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饮食与口味
五、问睡眠
六、问二便
七、问经带
八、问小儿
第四节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七章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
一、表里
二、寒热
三、虚实
四、阴阳
第二节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三节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气血同病辨证
四、津液病辨证
第四节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分证
二、气分证
三、营分证
四、血分证

第八章养生与预防
第一节养生
一、养生基本原则
二、养生方法
第二节预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九章治疗护理原则
第一节治疗原则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四、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第二节治法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法
五、温法
六、清法
七、消法
八、补法
第三节护理原则
一、施护求本原则
二、规律生活起居
三、调畅精神情志
四、注意饮食调护
五、重视用药护理
六、促进形神康复

第十章中药
第一节中药的性能与用法
一、中药的性能
二、中药的用法
第二节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二、清热药
三、温里药
四、泻下药
五、化痰止咳平喘药
六、祛湿药
七、理气药
八、理血药
九、平肝息风药
十、消导药
十一、安神药
十二、补益药
十三、开窍药
十四、固涩药
十五、驱虫药

第十一章方剂
第一节方剂基础知识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
二、方剂的剂型
第二节常用方剂
一、解表剂
二、清热剂
三、温里剂
四、泻下剂
五、和解剂
六、化痰止咳平喘剂
七、祛湿剂
八、理气剂
九、理血剂
十、治风剂
十一、治燥剂
十二、消导剂
十三、安神剂
十四、补益剂
十五、开窍剂
十六、固涩剂

第十二章腧穴与针灸
第一节腧穴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作用
三、腧穴定位法
第二节常用经穴和奇穴
一、十四经穴
二、经外奇穴
第三节针灸方法
一、针法
二、灸法
三、耳针疗法
【附】其他疗法
一、推拿疗法
二、拔罐疗法
三、刮痧疗法

第十三章常见病证
第一节感冒
第二节咳嗽
第三节胃痛
第四节泄泻
第五节心悸
第六节淋证
第七节眩晕
第八节郁证
第九节痹证
第十节乳癖
第十一节月经不调
第十二节痛经
第十三节带下病
第十四节胎动不安
第十五节不孕症
第十六节积滞
第十七节痄腮
实习指导
实习一人体经络模型的观察
实习二舌诊
实习三脉诊
实习四部分中药的识别及汤剂制备
实习五常用腧穴定位
实习六针灸法运用
主要参考文献
教学大纲(参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