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考试2018 2018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左宁刑诉法攻略·讲义卷
  • 司法考试2018 2018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左宁刑诉法攻略·讲义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司法考试2018 2018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左宁刑诉法攻略·讲义卷

0.39 八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左宁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54813

上书时间2024-05-22

斗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左宁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390856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1.组合拳战斗法。

  针对一个目标知识点,先用[要点释义]进行演绎,然后用[图表精要]进行归纳,用[题眼点睛]进行提点,再用[典型真题]进行训练,让考生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深入掌握目标知识点。

  2.知识点与图表相融合。

  对于每一个重点知识,先用[要点释义]、[题眼点睛]等方式进行解析,继而用[图表精要]进行归纳,让考生迅速掌握本知识点的逻辑架构和要点。

  3.重视理论拓展。

  以“马工程”教材中的通说为依据,融合命题人的理论偏好和观点,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尽量通俗易懂,在阐述方式上尽量融合案例。

  4.强调规律总结。

  书中的[题眼点睛]和[刑诉纵横]属于规律总结,对命题规律、考查频率、相似概念和制度的区别以及同一制度的不同表现规律等进行归纳总结。

  5.突出案例教学。

  针对法考考试命题方式“案例化”的倾向,本书特别注意用案例方式来阐明知识点。

  6.配套视频音频讲解。

  登陆指南针官网或洛客网观看或下载登陆指南针官网或洛客网观看或下载
【目录】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1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2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渊源/ 2

  三、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3

  四、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 4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4

  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4

  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4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5

  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 6

  二、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6

  三、诉讼效率与公正/ 6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7

  一、刑事诉讼目的/ 7

  二、刑事诉讼价值/ 9

  三、刑事诉讼主体/ 9

  四、刑事诉讼职能/ 10

  五、刑事诉讼构造/ 10

  六、刑事诉讼阶段/ 13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4

  第一节 基本原则概述/ 15

  一、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15

  二、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特点/ 15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16

  第三节 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16

  一、基本含义/ 16

  二、程序法定原则/ 17

  第四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18

  一、独立的主体/ 18

  二、独立的根据/ 18

  三、独立的对象/ 18

  四、独立的方式/ 19

  五、独立的理论/ 19

  第五节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20

  第六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20

  第七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1

  第八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22

  第九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22

  一、基本含义/ 23

  二、相应规定/ 23

  三、理论重点/ 23

  第十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24

  第十一节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26

  一、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6

  二、遇有法定情形时的处理/ 27

  第十二节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29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31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32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组织体系与职权/ 32

  二、其他侦查机关的职权/ 33

  三、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与职权/ 34

  四、人民法院的性质、组织体系与职权/ 36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37

  一、诉讼参与人概述/ 37

  二、被害人/ 39

  三、自诉人/ 41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42

  五、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43

  六、单位当事人/ 44

  七、法定代理人/ 46

  八、诉讼代理人/ 46

  九、辩护人/ 47

  十、证人/ 48

  十一、鉴定人/ 49

  十二、翻译人员/ 51

  第四章 管 辖※※/ 52

  第一节 立案管辖/ 53

  一、公安机关立案的案件/ 53

  二、检察机关立案的案件/ 53

  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54

  四、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管辖权竞合的处理/ 56

  第二节 审判管辖/ 58

  一、级别管辖/ 59

  二、地区管辖/ 60

  三、移送管辖、指定管辖/ 61

  第三节 特殊情况的管辖/ 69

  第五章 回 避※/ 71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适用人员/ 71

  一、回避的概念/ 72

  二、回避的适用人员/ 72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72

  一、回避的理由/ 72

  二、回避的种类/ 74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74

  一、回避的期间/ 75

  二、回避的申请与决定/ 75

  三、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复议/ 77

  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 78

  第一节 辩护制度概述/ 79

  一、辩护、辩护权与辩护制度(熟悉)/ 79

  二、有效辩护原则/ 79

  三、辩护制度的意义(熟悉)/ 80

  第二节 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81

  一、辩护的种类/ 81

  二、辩护人的范围与人数/ 83

  三、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85

  四、辩护人的责任/ 85

  五、辩护人的权利/ 86

  六、辩护人的义务/ 93

  七、拒绝辩护/ 94

  八、辩护词的基本格式与写法/ 95

  第三节 刑事代理/ 96

  一、刑事代理的含义和种类/ 96

  二、诉讼代理人的范围、责任和权利/ 98

  三、代理词的基本格式与写法/ 98

  第七章 刑事证据※※/ 99

  第一节 刑事证据/ 100

  一、刑事证据的概念、属性与意义/ 100

  二、刑事证据的种类与分类/ 102

  三、刑事证据原则与规则/ 110

  四、刑事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 122

  第二节 刑事证明/ 127

  一、刑事证明/ 128

  二、刑事证明对象/ 128

  三、刑事证明责任/ 130

  四、刑事证明标准/ 131

  第八章 强制措施※※/ 134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 134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特点、种类/ 134

  二、公民的扭送/ 135

  第二节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136

  一、拘传/ 136

  二、取保候审/ 138

  三、监视居住/ 141

  第三节 拘 留/ 143

  一、条件/ 143

  二、程序/ 144

  三、期限/ 144

  第四节 逮 捕/ 146

  一、机关/ 146

  二、逮捕的条件/ 146

  三、程序/ 147

  四、羁押必要性审查/ 150

  第五节 强制措施的撤销与变更/ 152

  一、一般规定/ 153

  二、申请变更、解除强制措施/ 153

  三、强制措施变更/ 153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 156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156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157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157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158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158

  一、理由/ 159

  二、时间/ 159

  三、起诉条件/ 159

  四、财产保全/ 159

  第四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 161

  一、与刑事审判的关系/ 161

  二、权利告知/ 161

  三、受理、立案/ 161

  四、附民当事人不到庭的处理/ 161

  五、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放弃/ 161

  六、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 161

  七、举证责任/ 161

  八、赔偿数额与调解/ 162

  九、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的情形/ 162

  十、刑事被告人无罪或者公诉人撤诉后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 162

  十一、二审期间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 162

  十二、其他规定/ 162

  十三、附带民事诉讼法律文书/ 163

  第十章 期间、送达/ 165

  第一节 期 间/ 165

  一、期间的概念/ 166

  二、期间和期日的区别/ 166

  三、法定期间/ 167

  四、期间的计算/ 172

  五、期间的耽误与恢复/ 173

  第二节 送 达/ 174

  一、送达的概念/ 174

  二、送达的种类/ 174

  三、送达回证/ 176

  第十一章 立 案※/ 177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特征/ 177

  一、立案的概念/ 177

  二、立案的特征/ 178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178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 178

  二、立案的条件/ 179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180

  第四节 立案监督/ 181

  第十二章 侦 查※※/ 183

  第一节 概 述/ 184

  一、侦查概念/ 184

  二、侦查工作的原则/ 184

  三、侦查的司法控制/ 185

  四、对非法侦查行为的救济/ 186

  第二节 侦查行为/ 187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187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 188

  三、勘验、检查/ 189

  四、搜查/ 189

  五、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190

  六、鉴定/ 190

  七、技术侦查措施/ 192

  八、通缉/ 193

  九、辨认/ 193

  第三节 侦查终结/ 194

  一、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对案件的处理/ 194

  二、侦查的羁押期限/ 195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197

  一、一般规定/ 197

  二、侦查终结的处理/ 197

  三、侦查期限/ 197

  第五节 补充侦查/ 198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 198

  二、补充侦查的种类/ 198

  第六节 侦查监督/ 199

  一、监督的方式/ 199

  二、监督的救济/ 199

  三、核准追诉/ 199

  第十三章 起 诉※※/ 201

  第一节 起诉概述/ 201

  一、起诉的概念/ 202

  二、刑事公诉理论/ 202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203

  一、审查起诉与提起公诉/ 203

  二、不起诉/ 206

  三、刑事起诉书的写作/ 209

  第三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 210

  一、自诉案件的范围/ 210

  二、自诉案件的提起条件/ 211

  三、提起自诉的程序/ 211

  第十四章 刑事审判概述※※/ 212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 213

  一、刑事审判概念/ 213

  二、刑事审判特征/ 213

  三、刑事审判程序/ 214

  第二节 刑事审判的模式/ 215

  第三节 刑事审判的原则/ 217

  一、审判公开原则/ 217

  二、直接言词原则/ 217

  三、辩论原则/ 218

  四、集中审理原则/ 218

  第四节 审级制度/ 219

  一、审级制度的概念/ 219

  二、两审终审制/ 219

  第五节 审判组织/ 219

  第十五章 第一审程序※※/ 224

  第一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225

  一、公诉案件庭前审查/ 225

  二、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226

  三、法庭审判/ 227

  四、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 232

  五、延期审理、中止审理与终止审理/ 233

  六、法庭秩序/ 236

  七、律师更换/ 237

  八、第一审程序的期限/ 238

  九、人民检察院出席第一审法庭及对审判活动的监督/ 238

  第二节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238

  一、自诉案件的范围/ 238

  二、自诉案件的受理、审理/ 239

  三、刑事第一审判决书的写作/ 240

  第三节 简易程序/ 243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 243

  二、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特点/ 243

  三、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43

  四、简易程序的决定适用和审判程序/ 244

  第四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246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248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249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50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253

  一、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 253

  二、第二审案件的审理/ 255

  三、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的处理/ 260

  第四节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 260

  第五节 主要相关法律文书/ 261

  一、上诉状/ 261

  二、抗诉书/ 262

  第十七章 死刑复核程序※/ 264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特点/ 264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264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 264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65

  一、死刑案件核准权/ 265

  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 266

  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66

  四、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复核后的处理/ 269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71

  第四节 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 272

  第十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 274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274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77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277

  二、申诉/ 277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280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282

  第十九章 执 行※※/ 287

  第一节 执行概述/ 288

  一、执行的概念/ 288

  二、执行的依据/ 288

  三、执行机关/ 288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288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与变更/ 289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

  决的执行/ 291

  三、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

  决的执行/ 291

  四、财产刑和附带民事裁判的执行/ 292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 295

  一、死刑立即执行的变更/ 295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 295

  三、暂予监外执行/ 295

  四、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 297

  五、缓刑、假释的撤销/ 300

  第四节 对新罪和申诉的处理/ 301

  一、对新罪、漏罪的处理/ 301

  二、发现错判和对申诉的处理/ 301

  第五节 人民检察院对判决、裁定执行的监督/ 301

  第二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30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03

  一、概述/ 303

  二、相关制度/ 304

  第二节 附条件不起诉/ 306

  第三节 犯罪记录封存/ 308

  一、概述/ 309

  二、主要规定/ 309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310

  第二十一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14

  第一节 概 述/ 314

  一、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 314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意义/ 315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条件与结果/ 315

  第三节 其他规定/ 316

  一、公安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解程序中的作用/ 317

  二、当事人和解的内容/ 317

  三、和解协议的履行/ 317

  四、代为和解/ 317

  五、和解后反悔的处理/ 318

  第二十二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320

  第二十三章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327

  第二十四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 333

  第一节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概述/ 333

  一、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 333

  二、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所适用的案件范围/ 334

  三、涉外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334

  第二节 刑事司法协助/ 334

  一、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 334

  二、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 334

  第三节 相关法条重点/ 33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