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 — 大平调·目连戏马紫晨,胡振邦,赵毅 等河南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
146.5
6.7折
¥
218
全新
仅1件
作者马紫晨,胡振邦,赵毅 等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5909446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18元
货号11386432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大平调起源沿革面面观
楔子
名称追索
起源诸说
地域流派
绵延赓续
一路走来
未雨绸缪
大平调的班社、剧团
1.清丰洪家班
2.滑县平调大兴班
3.内黄蔡村何家皮影表演团
4.南乐县大平调剧团
5.濮阳范家平调班
6.鹤壁马庄村平调剧团
7.范县赵菜园平调戏班
8.浚县端木宅平调戏班
9.浚县头皂大平调戏班
10.淇县杨老凡平调窝班
11.卫辉府福寿会平调班
12.汤阴大性平调剧团
13.浚县大碾凉家班
14.内黄县西口村“亮家会”平调
15.浚县头皂戏平调窝班
16.浚县大平调同乐班
17.汤阴县崔克其“良家”平调班
18.濮阳“大公团”平调班
19.南乐县宋村平调窝班
20.滑县四间房马寨大平调
21.宁陵县逻岗乡大平调戏班
22.濮阳“二花袄”平调班
23.滑县瓦屋头平调小梆戏窝班
24.范县田窑大平调戏班
25.长垣县周营大平调戏班
26.汲县清水河大平调戏班(剧团)
27.涉县平调剧团
28.浚县小梆(平调)戏班
29.范县孟楼乡徐楼大平调戏班
30.延津县大平调剧团
31.濮阳县大平调剧团
32.滑县八里营乡北苑村大平调戏班
33.兰考县大平调剧团
34.滑县四间房乡大吕村平调剧团
35.大名县艺华平调剧社
36.内黄县大平调剧团
37.东明县平调剧团
38.滑县大平调剧团
39.浚县大平调剧团
40.延津县桑村业余大平调剧团
41.淇县泥河大平调剧团
42.鹤壁市中石林村大平调剧团
43.滑县枣村乡徐营同乐大平调剧团
44.清丰县大平调剧团
45.濮阳实验大平调剧团
46.内黄县高内大平调剧团
47.鹤壁市东风大平调剧团
……
大平调的演出剧目
大平调的音乐形态
大平调的名伶新秀
附:河南大平调研究
《目连救母》在河南的诞生及其衍变
目连戏在河南的几个文本(摘编)
附:河南目连戏研究
大平调代表唱段选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大平调的唱腔板式与河南梆子可说是同源而异流,分为“头板”“二板”“三板”“流水板”四大板类。伴奏乐器有大铙、大镲、尖子号、大弦、二弦、三弦、梆子、笙、唢呐等。豫北民间流传着“四大扇、两杆号,一听就是大平调”的谚语,“四大扇”是指大平调乐器中有两对大铙和大钹,直径有一尺多长,“两杆号”就是两根五尺多长的“尖子号”。大平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剧目,据统计约有600余出,现保留下来的只有200余出,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180余A,其内容大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包公案》《大红袍》等历史小说,角色多以生(红脸)、净(黑脸)的“袍带戏”为主,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戏较少。就角色行当而论,以生角为主的戏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阳河》《晋阳关》《反徐州》《收姜维》《百花亭》等;以净角为主的戏有《战洛阳》《秦香莲》《铡赵王》《赵公明下山》《金鞭记》《张飞滚鼓》等。大平调的唱腔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唯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也叫讴腔)。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精中见细,刚中有柔,深受群众喜爱。
《大平调·目连戏》书稿洗尽铅华,平易朴实,简略通达,史实确凿,论述精当,堪称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之作。
精彩内容
大平调的唱腔板式与河南梆子可说是同源而异流,分为“头板”“二板”“三板”“流水板”四大板类。伴奏乐器有大铙、大镲、尖子号、大弦、二弦、三弦、梆子、笙、唢呐等。豫北民间流传着“四大扇、两杆号,一听就是大平调”的谚语,“四大扇”是指大平调乐器中有两对大铙和大钹,直径有一尺多长,“两杆号”就是两根五尺多长的“尖子号”。大平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剧目,据统计约有600余出,现保留下来的只有200余出,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180余A,其内容大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包公案》《大红袍》等历史小说,角色多以生(红脸)、净(黑脸)的“袍带戏”为主,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戏较少。就角色行当而论,以生角为主的戏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阳河》《晋阳关》《反徐州》《收姜维》《百花亭》等;以净角为主的戏有《战洛阳》《秦香莲》《铡赵王》《赵公明下山》《金鞭记》《张飞滚鼓》等。大平调的唱腔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唯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也叫讴腔)。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精中见细,刚中有柔,深受群众喜爱。
《大平调·目连戏》书稿洗尽铅华,平易朴实,简略通达,史实确凿,论述精当,堪称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之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