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精)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精)

作者签名本

108 5.7折 18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建华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1-08-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建华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83239
  • 定价 1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703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出版的本以道德学命名的著作,试图在区分伦理与道德的基础上,创立道德学,以区别于一般意义的伦理学。本书以道德运行的内在轨迹为依据,揭示了道德存在、道德价值、道德内化、道德外释、道德演化的主要问题与一般规律,强调道德变化就是这五个环节的螺旋式上升,质疑现代性中的道德线性发展理念,倡导道德适应主义的学术立场,这是作者30年来思考道德问题的学术总结。
【作者简介】
李建华,男,湖南桃江人,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荣誉院长,哲学、教育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学术评委、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2018-2022)、湖南省伦理学会会长等职;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哲学)成员、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湖南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从事伦理学、政治哲学、道德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120多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转载、摘要,出版著作《道德情感论》《道德心理学》《现代德治论》《趋善避恶论》《官员的道德》《走向经济伦理》《行政伦理学》《国家治理与政治伦理》《公共治理与公共伦理》《伦理与事理》《成.人与成圣》等30多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40多项。
【目录】
导言  道德学何以可能
    一  道德的存在样态与运行
    二  道德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三  道德学及其解惑功用
    四  道德学的研究方法
部分  道德存在
  章  伦理与道德
    一  相通与相异:伦理和道德的本义
    二  互释与自解:伦理与道德的纠缠
    三  性分与际分:伦理与道德的侧向
  第二章  人性与道德
    一  “人性是什么”与“人性应当是什么”
    二  人性与道德关系的复杂性简化
    三  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一种类型学分析
    四  基于真实人性的道德学意味着什么
  第三章  自我与道德
    一  自我的要义、社会本质及三个层面
    二  道德的自我形成与自我的道德边界
    三  自我的道德如何向社会的伦理延伸
  第四章  善恶与道德
    一  善与恶:道德的独特性
    二  作为价值观的友善
    三  道德恶的本质是什么
    四  我们面临的善恶困惑
    五  对待恶的历史主义态度
    六  为什么从善比从恶难
第二部分  道德价值
  第五章  道德自由
    一  道德自由为何种自由
    二  道德必然,该如何面对
    三  道德自由的三个向度
  第六章  道德权利
    一  道德同样要讲权利
    二  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的差异
    三  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非对等性
    四  正当性界面:主要道德权利
  第七章  道德尊严
    一  理解人的尊严的主要维度
    二  道德尊严的特性及其展开
    三  道德尊严不排斥应有惩罚
    四  道德赏罚何以可能
  第八章  道德幸福
    一  作为价值存在的道德幸福
    二  道德幸福是创造出来的
    三  道德幸福与美好生活向往
    四  面对人类灾难的道德幸福
第三部分  道德内化
  第九章  道德榜样
    一  榜样、道德榜样及其他
    二  道德榜样的意义在于示范
    三  榜样的力量并不是无穷的
    四  如何提振道德榜样的影响力
  第十章  道德模仿
    一  一种特殊的道德学习方式
    二  道德模仿的机制
    三  效亲―尊师―看官―习典
    四  道德模仿中的移情机理
  第十一章  道德心理
    一  道德心理结构
    二  认知的清晰
    三  情感的体验
    四  意志的磨砺
  第十二章  道德态度
    一  道德态度:由知到行的准备
    二  道德挫败对道德态度的影响
    三  道德态度的测量方法
  第十三章  道德习惯
    一  道德习惯成就道德自然
    二  道德习惯养成的心理机制
    三  道德习惯培育的社会条件
  第十四章  道德人格
    一  道德人格的内涵
    二  道德人格的功用
    三  道德人格的塑造与提升
    四  人格分裂的道德整合
第四部分  道德外释
  第十五章  道德效力
    一  道德规范的影响力
    二  道德效力的基本特性
    三  道德效力的发生条件
    四  “道德无效”现象批判
  第十六章  道德服从
    一  规范压力下的道德自觉
    二  道德服从何以可能
    三  道德服从的功能及其量度
  第十七章  道德控制
    一  一种特殊的社会控制方式
    二  道德控制的度
    三  道德控制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第十八章  道德宽容
    一  道德宽容,何种宽容
    二  道德宽容的实现
    三  道德宽容的现代价值及其限度
第五部分  道德演化
  第十九章  道德适应
    一  道德适应:平衡与创造
    二  道德适应何以可能
    三  道德适应的衍化逻辑
  第二十章  道德空间
    一  道德空间的特性
    二  道德空间的维度
    三  道德空间的“立法”
  第二十一章  道德连接
    一  “大断裂”时代的道德复杂性
    二  多重复杂性与道德连接
    三  道德断裂的文化特征
    四  连接与规训:道德学的功能
  第二十二章  道德继承
    一  道德继承,何种继承
    二  道德继承的基本属性
    三  道德基因与道德继承
  第二十三章  道德变迁
    一  从适应性看道德变化
    二  成功例证:改革开放的道德价值
    三  陌生人社会的道德性状
    四  道德的预测功能
    五  “世道”与“人心”
结语  守护道德“乌托邦”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