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人类学论丛:2013(第1卷)
  • 法律人类学论丛:2013(第1卷)
  • 法律人类学论丛:2013(第1卷)
  • 法律人类学论丛:2013(第1卷)
  • 法律人类学论丛:2013(第1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律人类学论丛:2013(第1卷)

20 3.4折 58 八五品

库存3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大华 编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3

上书时间2024-06-28

德盛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大华 编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66007230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法律人类学论丛
【内容简介】
  《法律人类学评论》是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研究所发起创办、定期出版的非赢利性以书代刊的学术刊物。本刊以推进法律人类学研究为宗旨,营造浓厚的法律人类学学术研究氛围,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为学术界提供一个展示、提高和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法律人类学论丛:2013(第1卷)》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法人类学高级论坛的会议论文中选取近30篇论文,相关论文主要集中在“中国法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及学术研究史”、“法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纠纷解决机制”、“少数民族习惯法”等四个领域,作者均是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法人类学研究的学者或博士研究生。
【目录】
法人类学的学科理论、方法
论法律人类学研究在我国的成长与发展
民族志方法对日常生活史的意义
法人类学对羌族习惯法研究的启示
法律人类学研究中的本土方法论
法人类学研究的发端、发展与发达
——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当下习惯法研究的相关理论检视
——基于法律史角度的分析

习惯法研究
当今瑶族的神判习惯法
——以广西金秀六巷泗水一起烧香赌咒堵路纠纷为考察对象
牯臌节的礼物
——黔东南苗族祭祖活动中“礼物往来”仪规研究
从江县登双寨侗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民族志
广西三江侗族传统款约习惯法研究
苗族习惯法研究探源

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探析
——基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调查
民族地区人民法庭建设对纠纷解决文化的影响
临夏回族自治州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调研与启示
社会变迁中的非正式惩罚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腊吐底村的驻村观察

其他研究
民族间相互认同的文化之维
法人类学视野下中国刑事法治建设的本土道路
——以藏族“赔命价”习惯法对我国刑事司法的贡献和理论意义为视角
文化适应考察:研究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监禁矫正的新视角
乡村秩序与国家法律
——通过对时寨村的案例透视看豫北乡村法秩序重建问题
村规民约与国家法的冲突、互补
——以黔东南苗族村寨村规民约为例
侗族的防火仪式与社会功能
——以贵州省黔东南侗族为例

域外法律人类学
从自然法到结构人类学:关于法国法律人类学的演进谱系
1949-1999:热闹的法律人类学

法律人类学会议综述
首届法人类学高级论坛会议综述
第二届法律人类学高级论坛会议综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