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与中国五四时期思想文化论争
¥
35.76
8.3折
¥
43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艾丹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2
上书时间2024-12-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艾丹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91525
-
定价
4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300千字
- 【内容简介】
-
《泰戈尔与中国五四时期思想文化论争》借助史学、文化学和政治学等理论,运用学术史梳理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泰戈尔访华事件作了系统梳理;重点阐释了泰戈尔访华引发的东西文化论争、科玄论争和“传统与现代”之争三大思想文化论争;并进一步选取了陈独秀、梁漱溟、胡适和梁启超等四位代表人物作个案分析,探究他们对待泰戈尔的不同态度及背后的动因,透析他们文化观的异同;最后,结合当今现实状况,反思泰戈尔文化观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 【作者简介】
-
艾丹,祖籍山东潍坊,1979年8月生于辽宁沈阳。2008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共党史等方面研究。在《党史研究与教学》、《新视野》、《甘肃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 【目录】
-
序
绪论
第一章泰戈尔访华
第一节“一战”引起中西文化格局的变动
一、“西方的没落”与东方文化热的兴起
二、科学主义的衰落与人本主义的勃兴
三、进化论的渐弱与互助论的兴起
四、东西文明的直接平等对话
第二节“泰戈尔热”的兴起与渐歇
一、起步阶段(1913~1919)
二、繁荣阶段(1920~1924)
三、消寂阶段(1925~1949)
第三节泰戈尔两次访华的经过
一、1924年访华
二、1929年访华
第四节“跨越喜马拉雅的障碍”
一、文化交流的沟通与界域的拓展
二、交流机构的创建与交流频度的增强
三、印度中国学的开创与中国印度学的发展
第二章围绕泰戈尔访华的思想文化论争
第一节泰戈尔与东西文化论争
一、东西文化论争的进程及焦点转移
二、泰戈尔的演讲与东西文化论争议题的契合
三、围绕泰戈尔的争论
四、历史评价
第二节泰戈尔与科玄论争
一、科玄论争的缘起及进展
二、泰戈尔的演讲与科玄论争议题的契合
三、围绕泰戈尔的争论
四、历史评价
第三节泰戈尔与“传统和现代”之争
一、“传统和现代”之争的进程与议题
二、泰戈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美
三、围绕泰戈尔的争论
四、历史评价
第三章泰戈尔与五四诸贤
第一节陈独秀与泰戈尔
一、激烈的批判
二、对批判的解析
三、误读中的驱逐
第二节胡适与泰戈尔
一、有保留的欢迎
二、宽容与认同
三、历史评价
第三节梁漱溟与泰戈尔
一、“若即若离”
二、文化理路的诸多差异
三、形异质同的文化观
第四节梁启超与泰戈尔
一、不遗余力的欢迎
二、对东西文化体认的情意相通
三、梁启超对泰戈尔认知的缺陷
第四章历史反思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东西文化的调和
一、主张的分歧
二、调和的窘境
三、路向与路径
第二节传统与现代的变奏
一、传统的定论
二、历史的真相
三、反思与价值
第三节中印文化交流的顺通
一、文明的差异
二、文明的误读
三、障碍的清除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