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伤害防治心理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我伤害防治心理学

32.07 7.1折 45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昆辉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4

上书时间2024-12-0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昆辉 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6
  • 版次 1
  • ISBN 9787121260612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6页
  • 字数 2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作者林昆辉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积极心理教育与自杀防治的推展。2012年在上海开创中国国内第一个“自杀防治24小时生命热线”。本书是林教授将多年在自杀防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汇集。书中详细介绍了自杀防治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深刻剖析和分析了自杀行为的引发和自杀者的心理过程,并通过专业且权威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并结合多年自杀防治经验,以及自杀行为给社会及环境周围人群带来的心理问题的调适及后续照护,都阐述的非常详细且实际的经验。
【作者简介】
台湾临床心理师证号00544号台湾内政部警政署心理辅导委员,台湾大观心理治疗所院长`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讲师台湾行政院地方研习中心讲座台湾乐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台湾冈山秀传医院前心理治疗室主任台湾人爱医院前临床心理科主任上海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会员上海海关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学?顾问与高级督导上海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学?顾问暨高级督导上海SR非事件心理治疗研究 院长,中国(师资级)团体心理培训师(师资证PXSZ00111080664)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    负责人国际亚健康协会    特聘专家希望24热线?华人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    学术总监数十年来在台湾致力于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积极心理教育与自杀防治的推展,在生命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自杀防治、灾后心理重建与团体动力学等领域自成一家,著述丰硕。开创最新本土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派:非事件量化S-R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派。因其在心理与教育方面卓越的贡献,获台湾教育部推展社会教育有功个人奖。又担任广告业、餐饮业、传销业、营建业、制造业、服务业、流通业、印刷业、彩券业、数十家公司高级咨询顾问、EAP顾问。举办各种企业团体动力培训,心理治疗技?课程、心理治疗、生命教育工作坊与大型动力团体训练营数千场。近三年足迹遍及内地各省市,将生命教育推广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家庭、社区、企业中,并于复旦等多所大学开展多场抗忧郁与自杀防治公益讲座,1115后连办三场灾后心理重建公益讲座,期盼能够在生命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自杀防治、灾后心理重建这一完整的体系架?之下培养各种心理教育、心理治疗人才。
【目录】
第一章自杀与死亡
第一节  自杀的定义
一、心理学的观点
二、自我观的观点
三、临床心理学的观点
第二节  死亡的意念与自杀行为
一、生存信念解组
二、活不下去了
三、死了算了
四、自杀方程式
五、自杀动机
六、自杀意念
七、自杀行为
八、自伤行为
九、自残行为
第二章朝向死亡的创伤反应历程
第一节  朝向死亡的创伤反应发展模型
一、A阶段:创伤事件反应与剌激
(一)创伤事件的种类
(二)创伤事件的反应历程
(三)介入的技术
二、B阶段:创伤心理的反应与剌激
(一)六大心理连带关系与幸福指数
(二)六大心理创伤模型与痛苦指数
(三)心理创伤表出模型
(四)介入技术
三、C阶段:创伤生理的反应与剌激
(一)创伤生理种类
(二)创伤生理反应的特性
(三)介入的技术
四、D阶段:偏差行为的反应与剌激
(一)偏差行为的种类
(二)禁忌
(三)介入的技术
(四)偏差行为发展模型
五、E阶段:人格违常的反应与剌激
(一)D阶段与E阶段的辩识
(二)人格违常的种类
(三)介入的技术
六、F阶段:精神官能症的反应与剌激
(一)精神官能症(neurosis)的种类
(二)儿童精神疾病的特色
(三)介入的模式
(四)FH循环
七、G阶段:精神分裂症的反应与剌激
第二节  死亡创伤的阶段
一、H阶段:自杀的反应与剌激
(一)自杀的原因
(二)自杀行为激发的历程
(三)自杀的种类
二、I阶段:自伤或自残的反应与剌激
(一)自伤
(二)自残
三、J阶段:意外死亡
(一)意外事件的前置事件
(二)意外死亡者的人格特征
第三章自杀的征兆与处遇技术
第一节  自杀的行为征兆
一、成人自杀的行为征兆
(一)六变
(二)三托
二、儿童、少年自杀行为的特性
(一)小事致死
(二)求助门
(三)权力系统倒错
二、儿童、少年创伤致死的偏差行为
(一)不正常的拒绝学习或拒学
(二)不动或过动
(三)权力系统倒错

第二节 自杀的心理危机衡鉴
一、心理危机等级表
二、危机判断
三、危机解除之治疗性会谈技巧
第一节  心理创伤重建技术
一、心理创伤重建模型
(一)A阶段:Co必须协助Cl接受Here & Now处于负向之自我状态
(二)B阶段:Co必须协助Cl肯定过去连带关系之存在及其价值
(三)C阶段:Co必须协助Cl肯定Here & Now负向自我状态之价值
(四)D~F阶段
二、自杀(未遂)个案治疗性会谈模型
(一)一般关系之建立(新的、信任的连带关系之建立)
(二)治疗关系之建立
(三)同步同理心
(四)封印旧我创建新我
(五)发展新我与其新的六大连带关系
第二节  死亡谘商:死亡创伤的心理治疗技术
一、二种死亡谘商类别
(一)以亲人死亡的当事人为对象之死亡谘商
(二)以灾难救援人员为对象的死亡的谘商
二、十二个死亡谘商程序
(一)协助当事人陈述事件及残留之影像音声
(二)协助当事人陈述事件对生活周遭其它事件的影响
(三)协助当事人陈述事件对生活周遭其它人的影响
(四)协助当事人陈述事件造成之个体状态(动机、情绪、身体、行为、精神、生涯…)
(五)协助当事人确认心理危机等级
(六)协助当事人确认六大连带关系之创伤指数
(七)协助当事人确认其问题意识及排序
(八)协助当事人确认表出模型
(九)协助当事人执行决策调适治疗法
(十)协助当事人执行CRn(s)之切断、保留、调适或重建作业(运用各种调适治疗法)
(十一)协助当事人执行价值工程与动力系统重建(生活场之价值重建)
(十二)协助当事人结案或延续谘商
三、十二种心理调适治疗法
(一)认知调适治疗法
(二)动机调适治疗法
(三)情绪调适治疗法
(四)身体调适治疗法
(五)行为调适治疗法
(六)事件调适治疗法
(七)决策调适治疗法
(八)顺向调适治疗法
(九)团体调适治疗法
(十)时间调适治疗法
(十一)精神调适治疗法
(十二)心身症状调适治疗法
第四章自杀(未遂)者家属心理创伤与处遇技术
第一节  自杀(未遂)者家属心理创伤发展历程
一、自杀(未遂)者家属心理创伤发展模型
二、运用与说明
第二节  自杀(未遂)者家属的家庭生命危机管理教育
一、家庭生命危机管理教育的内容
(一)什么是自杀
(二)当事人为什么要自杀
(三)自杀(未遂)的心理历程
(四)家属如何帮助自己
(五)家属如何帮助自杀未遂者
(六)我可以向那些机构求助
二、家属如何帮助自己
(一)正确的归因
(二)生活调适的原则
三、家属如何帮助自杀未遂者
(一)当事人的需求
(二)临床心理师采用的新连带关系的建立
(三)引导接受专业心理治疗
(四)心理与药物治疗
四、求助的机构
第一节  自杀(未遂)者家庭访视技巧
一、访视者的自我定位
(一)我不是
(二)我是
(三)对看我的预言
(四)对他人的预言
二、家属支持性会谈技巧
(一)第一阶段:被动谘商模型之一段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第二阶段:心理支持之提供、引导求助动机与正向行为(信息)回馈
(三)第三阶段:自杀未遂者支持性会谈
(四)第四阶段:结束会谈完成第三关系之建立并留下卫教单张

第五章校园自杀与死亡创伤处遇技术与工作实录
第一节  国民小学教师自杀后:校园内自杀处遇流程与生命教育操作实录
一、前言
二、校园内教师自杀后之工作模型(处遇流程)
三、自杀后处遇流之各期各阶段工作说明
(一)第一期「紧急应变期」:A~D四个阶段二大工作重点
(二)第二期「协商规划期」:E~F二个阶段三大工作重点
(三)第三期「心理治疗期」:G~M七个阶段三大工作重点
(四)第四期「生命教育期」:N~W十个阶段四大工作重点
(五)第五期「追踪治疗与研究发展期」:X~Z三个阶段三大工作重点
四、结论
第一节  校园内国中生死亡创伤之处遇模型
一、前言
二、校园学生死亡创伤之处理模型
三、校园死亡创伤之处理模型解析
(一)全校性的文字治疗
(二)校园死亡创伤治疗之起始与结束仪式
(三)音乐治疗
(四)以班级为对象的团体心理治疗
(五)小团体心理治疗
(六)特别心理治疗
四、结论
第二节  校园中国小学生死亡创伤之处遇模型
一、前言
二、校园中国小学生死亡创伤处遇模型
三、疗程解析
(一)特别心理治疗
(二)班级团体治疗
(三)校长公开信函
(四)全校教师说明会
(五)超大型(年级)团体治疗
(六)目击者团体治疗:目标→场面重建、情绪表出与建立行为反应路径
(七)特别心理治疗
(八)音乐治疗
(九)班级团体治疗
(十)特别心理治疗
(十一)10大生命难题施测标准化程序训练
(十二)全校学生接受10大生命难题调查
(十三)亲师生命教育讲座
(十四)追踪治疗
四、结语
(一)小事件也会引发死亡反应
(二)撞针事件其实是最后一根稻草
(三)轻微或间接创伤事件,也会引发原始创伤,而出现巨大的创伤后行为反应
(四)封锁现埸
(五)心理创伤的延宕性反应
(六)音乐治疗
(七)校舍安全
(八)案发现场
第六章机构自伤(杀)事件之处遇模型
一、自伤(杀)个案之现场处还技巧
(一)案发第一现场之遇
(二)包扎完成归建后与病床上恢复期之处遇
二、自伤或自杀者来电求助之处遇
(一)已进入自伤(杀)程序之个案
(二)准备进入自伤(杀)程序之个案
(三)已发生自杀动机之个案
三、自伤(杀)事件之外部公关技巧
(一)案主亲友之处遇
(二)媒体公关之处遇
(三)紧急或重大事件之媒体处遇
四、自伤(杀)事件之内部集体心理重建技巧
(一)目睹或进入案发现场或相关人员
(二)机构同僚
(三)心理重建之阶段性任务
(四)其它管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