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

73.14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世瑜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世瑜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9-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3048021
  • 定价 1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5页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文化探索:眼光向下的革命》是关于中国现代民俗学早期发展的研究性论著。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论述中国现代民族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渊源,中编涉及这一时期民俗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下编按民俗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分章探讨。
【目录】
自序

绪论

一 关于研究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意义2

二 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研究状况

三 关于本书的基本思路、研究框架及其它

上编 时世与英雄(上)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与社会思潮

一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二 转型时期的社会思潮

三 民间文化发展的新高峰

第二章 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的学术渊源

一 中国的民间文化研究传统

二 西方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的东渐及其影响

中编 时世与英雄(下)

第三章 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一)

一 胡适与周作人:西方学术思想影响下的先行者

二 “土生土长”的大师顾颉刚

三 独辟蹊径的江绍原与黄石

第四章 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二)

一 走上漫长的驿路——钟敬文

二 运动中的其他健将

下编 问题与思考

第五章 关于民俗学的性质和对象问题

一 早期的朦胧认识

二 系统探讨的起步

三 30年代前期探讨的继续展开

第六章 关于民俗的特征与民俗学的目的和功能问题

一 关于民俗特征的认识

二 关于民俗学的目的与功能问题

第七章 关于民俗学的方法论及方法问题

一 从今天的认识谈起

二 关于民俗学方法论问题

三 关于民俗学的方法问题

结语

一 思想革命与学术革命

二 民众、自我、文化和社会

附录一 引用及参见书目

附录二 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文学家的选择——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中的周作人与顾颉刚

附录三 江绍原与中国现代民俗学

附录四 黄石与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

后记自序

绪论

一 关于研究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意义2

二 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研究状况

三 关于本书的基本思路、研究框架及其它

上编 时世与英雄(上)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与社会思潮

一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二 转型时期的社会思潮

三 民间文化发展的新高峰

第二章 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的学术渊源

一 中国的民间文化研究传统

二 西方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的东渐及其影响

中编 时世与英雄(下)

第三章 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一)

一 胡适与周作人:西方学术思想影响下的先行者

二 “土生土长”的大师顾颉刚

三 独辟蹊径的江绍原与黄石

第四章 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二)

一 走上漫长的驿路——钟敬文

二 运动中的其他健将

下编 问题与思考

第五章 关于民俗学的性质和对象问题

一 早期的朦胧认识

二 系统探讨的起步

三 30年代前期探讨的继续展开

第六章 关于民俗的特征与民俗学的目的和功能问题

一 关于民俗特征的认识

二 关于民俗学的目的与功能问题

第七章 关于民俗学的方法论及方法问题

一 从今天的认识谈起

二 关于民俗学方法论问题

三 关于民俗学的方法问题

结语

一 思想革命与学术革命

二 民众、自我、文化和社会

附录一 引用及参见书目

附录二 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文学家的选择——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中的周作人与顾颉刚

附录三 江绍原与中国现代民俗学

附录四 黄石与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