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14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皮姆·范·劳美尔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4
上书时间2024-11-19
这本书不仅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死亡,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
“濒死体验”指人达到临床死亡状态下的意识体验,它包括一定的要素,例如听见美妙的音乐、看到隧道或光、飘出身体外面、生命回顾、与已逝亲属的会面等现象。《超越生命的意识》一书建立完善的实验设计以及理论框架之上,不仅涵盖了濒死体验研究各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而且他提出了独特的意识哲学理论。
在实验设计方面,劳美尔教授的团队用八年时间,对荷兰十家医院的数百名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了跟踪记录。以丰富的临床数据以及专业的医学背景为基础,劳美尔教授在本书中对以往有关濒死体验发生原因的试探性解释逐一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濒死体验”并不是因为“脑缺氧”、“二氧化碳过量”、“癫痫”、“服用致幻剂”等生理原因,也不是因为“畏惧死亡”、“双重人格”、“幻想”等心理学原因。这一论证过程,可以说将“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向前又推进了一大步。在理论方面,劳美尔教授主要诉诸了意识哲学与量子物理学的论据,并以此提出了“无尽的意识”概念――无尽意识的本质,先于我们的出生与身体,并且将在死后独立于我们的身体,而在没有时空性的非定于空间中存在。据此看来,我们可以严肃地思考,死亡是否与出生一样,只是由一种意识状态进入到另一种意识状态,而身体的功能等同于一个“交界面”。
作者简介:
皮姆・范・劳美尔(1943- ),毕业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专业。1977-2003年,他一直在位于荷兰阿纳姆的瑞杰斯泰特医院担任心脏病科医生。劳美尔医生是濒死体验研究领域中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领军学者之一,他于2001年在《柳叶刀》(Lancet)上发表的有关濒死体验的论文是该领域中引用次数Z高的论文。他从对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出发,进而思考有关人类意识的哲学问题,这代表他是经验科学家中极其少有的具有哲学思维的人。因此,尽管他本身来自医学领域,但他在医学临床经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意识哲学家。
译者简介:
徐献军,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哲学心理学、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等研究。著有《具身认知论:现象学在认知科学范式转型中的作用》等,出版的译著有《自然自明性的失落》《人的自我理解》,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导言
第一章 濒死体验及其对生命的影响
第二章 什么是濒死体验?
第三章 濒死体验带来的改变
第四章 儿童的濒死体验
第五章 阳光底下无新事
第六章 濒死体验研究
第七章 濒死体验的荷兰研究
第八章 心脏骤停时,脑中发生了什么?
第九章 对于脑功能,我们知道什么?
第十章 量子物理学与意识
第十一章 人脑与意识
第十二章 持续变化身体的延续性
第十三章 无尽的意识
第十四章 濒死体验研究的一些意义
第十五章 后记
附录 濒死体验在医疗中的实践意义
致谢
图片说明
词汇
参考文献
索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