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题材、理念与方法
¥
57.55
9.9折
¥
5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曾繁旭;林珊珊;庄永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A4
上书时间2024-11-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繁旭;林珊珊;庄永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2539681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6页
-
字数
299千字
- 【内容简介】
-
新闻采写教材长期以来重在强调基础操作技能,《深度报道:题材、理念与方法》尝试打破这一传统,超越单纯的实践技巧,聚焦于新闻采写的思维训练,凸显不同题材的特征、厘清该题材的问题意识,并总结出主要的方法论与分析框架。 书中探讨了新闻报道中极为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从*重要的六个报道领域切入,结合业界经验与前沿探索,既具有理论深度、又有宽广视野,对新闻实践有系统、直接的指导意义和作用。适合新闻专业本科高年级、研究生和新闻从业者、爱好者阅读、学习。
- 【作者简介】
-
曾繁旭: 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资深编辑。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0—2011)。著有《表达的力量: 当中国公益组织遇上媒体》《媒体作为调停人: 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风险传播: 通往社会信任之路》等。曾获第七届“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三届“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专著奖等学术奖项。目前在清华大学承担“初级新闻采写”“高级新闻采写”“传媒创新与创业”等课程的教学。林珊珊: 知名非虚构写作者,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时尚先生esquire》专题总监和主笔、One实验室负责人,而后创办“故事硬核”工作室,与腾讯进行非虚构领域的合作,同时兼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任课教师。代表性新闻作品包括《九号院的年轻人》《唐慧的漩涡》《少年杀母事件》《教父最后的敌人》等。曾获“《南方周末》传媒致敬之年度最佳特稿”“北京大学公益传播致敬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年度记者”“网易华语新媒体传播大奖之年度非虚构写作”等奖项。 庄永志: 199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新闻调查》栏目任策划,2003年任新闻中心评论部《焦点访谈》主编,2009年任新闻中心DESK制片人。2014年5月辞去中央电视台职务,现就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广电系主任,讲授“电视新闻采访”“新闻高级采写”等课程。
- 【目录】
-
第一部分人物报道
第一章让人物报道更生动: 观察的视角9
第一节民间人物: 外部冲突,还是内心世界10
第二节公众人物: 仰视,还是平视16
第三节延展性人物: 时代符号,还是人物细节21
小结23
【课后习题】24
第二章让人物报道更饱满: 寻找坐标系25
第一节人物的多重坐标系26
第二节透过坐标系寻找报道主线29
第三节灵活组合坐标系33
小结37
【课后习题】37
第二部分文化报道
第三章让文化报道更有关怀: 不审丑也不谄媚41
第一节立场: 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亚文化42
第二节视角: 粉丝视角VS观察者视角46
第三节态度: 起哄、简化VS专业、丰富50
小结54
【课后习题】54
第四章让文化报道更厚重: 脉络感与学科视角55
第一节流行工业的演进56
第二节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60第三节文化潮流的更替63
第四节文化报道的学科视角64
小结66
【课后习题】66
深度报道:题材、理念与方法目录
第三部分商业报道
第五章让商业报道更专业: 分析框架与问题意识69
第一节商业报道的不足与改进70
第二节商业报道的分析框架72
第三节商业报道的问题意识76
小结83
【课后习题】83
第六章让商业报道更好读: 从人物切入商业故事85
第一节借人物谈公司与行业86
第二节企业家的生活与性格88
第三节商业人物背后的经济模式与商业环境93
第四节商业人物的调查报道与群像96
小结97
【课后习题】98
第四部分突发事件报道与时政报道
第七章让突发事件报道更从容: 落点与角度101
第一节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与改进102
第二节突发事件的报道落点103
第三节突发事件的报道角度107
小结113
【课后习题】114
第八章让时政报道更深入: 路径的选择115
第一节如何报道国家仪式116
第二节如何报道官员120
第三节如何报道热点政治事件125
小结128
【课后习题】128
第五部分调查性报道
第九章让调查性报道更有突破: 信源获取131
第一节谁是报道的核心信源132
第二节如何逼近核心信源136
第三节如果采访不到核心信源怎么办139
第四节善用互联网突破信源142
小结143
【课后习题】144
第十章让调查性报道更严谨: 证据链145
第一节寻找关键证据146
第二节超越庸俗的“平衡观”149
第三节证据链条的完整性150
第四节证据链与报道立论153
小结157
【课后习题】158
第十一章让调查性报道更有影响: 焦点确定159
第一节焦点何在160
第二节为何失焦163
第三节如何聚焦167
小结170
【课后习题】171
第六部分环境科技报道
第十二章环境科技报道的专业化之路: 成为合格的沟通者175
第一节重塑专业理念177
第二节立场: 在公众与专家之间179
第三节什么是“主流科学观点”183
小结187
【课后习题】188
第十三章环境科技报道的专业化之路: 克服本能189
第一节判断: 一般常识VS科学证据190
第二节语态: 煽情VS专业192
第三节环境科技报道的贴近性196
小结199
【课后习题】200
参考文献201
致谢20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