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里书外
  • 书里书外
  • 书里书外
  • 书里书外
  • 书里书外
  • 书里书外
  • 书里书外
  • 书里书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里书外

保正版,内页干净,按图快速发货,品相版本按图看清楚在购买,能拍就有,一切书籍信息图片为准,加厚防水包装,支持代购。

7 2.7折 26 九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越明 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书6BEI

上书时间2024-06-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贺越明 著
  •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5
  • 版次 1
  • ISBN 9787531657248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书里书外》书里书外,人来人往,在书中追求理想,打造人生,张扬自我,快哉!快哉!
【作者简介】
  贺越明:祖籍山西,生于上海。先后获复旦大学新闻系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夏威夷大学传播学硕士;曾在复旦大学任教,在美国《侨报》、《星岛日报》主管采访和编译。现任澳门《商讯》月刊执行社长、总编辑。著有《读报的学问》、《中国十大出版家》(合撰)和《中国人的世纪》等。
【目录】
王韬及其“歿园”著述
梁启超的“报章体”
严复的政论特色
传记文学的新收获——《杜月笙正传》、《哈同外传》读后
谭嗣同对报章文体的探索
革命史上的丰碑——《徐铸成新闻评论选》编后絮语
有关《红都女皇》的两种说辞
一个人和一本书的命运——顾准和他的遗著《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关注中国变化的洋学者
“私生女”的弥天大谎
也谈“正体汉字与中华文化”
两岸四地“同字”不是梦
繁体字与正体字
战士本色是书生——夏征农印象点滴
解读关于鲁迅的一个假设
黄裳的“旧账”及其他
黄裳与周氏兄弟
一段虚构的历史“佳话”
错把“旧梦”当“新梦”——有关徐铸成一本港版书的辨误
繁体字“申遗”的迷思
美国总统的“谦卑”
风雅岂止在“签名”
乔冠华魂归故里的遗憾
君子之交非“神交”
偶访骆家辉岳家
“盖棺”还不能“论定”?——也谈有关“高陶事件”回忆著述的出版
香港“才子”缘何撞板
似幻似真曹聚仁
《伤痕》作者的人生感悟
“海归”的推手
简体字不可承受之重
“文革”与文人
“春桥体”何以乏人间津
“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莎翁巨作:话剧还是诗剧?
《宋诗选注·序》“修改之谜”别解
曹聚仁可曾踏足涵碧楼
《李宗仁回忆录》的版本
“历史”和“新闻”的学科归属
“穿凿”和“附会”之例
“虎责”的寓意和余韵
“我曾承认了我没有犯过的罪”——读李慎之佚文《向党、向人民请罪》
关于郭、于恋与安娜
各方折冲樽俎之地——对澳门史著的一点补遗
蓝衣社的名与实
郑清文和“桐山奖”
“交际花”的名衔
“中国通”,但非“最后一个”
小说史上新奇观
博士文凭的成色
钱伟长何以执掌三流大学?
并非无足轻重的补笔——略谈新旧版《傅雷传》的“反右”叙事
《一层楼》的“红楼”印记
“太史公”笔下的史评
给洋人算八字的女士
《西厢记》主题之议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读《蒋经国传》解除“报禁”的简述
“张学”的难解之谜
钱穆全集需“适当订正”?
《水浒》须读百回本
《三字经》的英译者
解读陈布雷之死
美国“言论自由”的边界何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