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5.6 1.2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开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繁旭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18

琴琴书舍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繁旭 著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5-06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51495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4页
  • 字数 2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公众事件逐渐得到媒体关注。《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的核心关切是,如何使这些事件进入理性化的公共讨论,从而促进社会沟通。《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发现,媒体可以扮演甚为重要的角色,提升社会的弹性与稳定发展。《媒体作为调停人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对于媒体这一独特角色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运用内容统计、社会网络分析、参与式观察等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作者简介】
  曾繁旭,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哈佛燕京学社(2010年—2011年)、香港浸会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山人学传播与没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井兼任《南厅人物周刊》资深编辑多年。研究兴趣包括政治传播、科学传播、风险沟通、新媒体与公众舆论等。出版专著《表达的力量:当中国公益组织遇上媒体》(上海二三联书店,2012年)。在ChineseJourlnalofCommunication、《新闻学研究》(台湾)、《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新闻与传播研究》、《陶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汜者》、《开放时代》等境内外学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底层的行动vs底层的声音
一、从公民行动到公共协商
二、调停者角色:中国传媒与公共协商
三、媒体化的公民行动
四、本书分析框架:互激模式
五、案例、方法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变迁中的行动剧目:十年网络公民行动的数据分析
一、互联网与公民行动剧目
二、行动剧目研究
三、十年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四、行动剧目的变迁趋势
五、行动主体的差异
六、议题领域的差异
七、线上和线下行动剧目的关联
八、剧目变迁的逻辑与边界

第三章虚拟组织:互联网与中国公民行动新模式
一、中国的业主维权行动
二、互联网和抗争政治
三、个案选择与方法说明
四、虚拟组织的运作方式
五、运动企业家引导下的虚拟组织
六、虚拟组织何以能够避免风险
七、虚拟组织的潜力和限制

第四章地方媒介体系:传统媒体如何支援公民行动
一、地方媒介体系与都市公民行动
二、地方媒介体系作为研究变量
三、个案选择:广州媒介体系
四、广州媒介体系如何推动都市公民行动
五、广州媒介体系如何塑造本地、全国与国际舆论场
六、重新理解地方媒介体系

第五章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影响力
一、新意见阶层?
二、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形成
三、议题选择和方法说明
四、网络意见领袖社区与议题关注度
五、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构成
六、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内部联动及其特征
七、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三大圈层
八、新群体的积极介入及其潜能

第六章公民行动的升级:从邻避运动到政策倡导
一、行动诉求的转换
二、从四个案例看公民行动的诉求升级
三、媒体环境与互激效应
四、运动企业家的文化、框架及其诉求
五、"为了公共利益"的行动?

第七章公民行动的激进化:社会化媒体与逾越界限的行动
一、激进化的趋势
二、逾越界限的行动如何产生
三、案例与方法
四、社会化媒体上的恐慌信息扩散
五、社会化媒体上的动员:怨恨感与崇高感
六、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压制与反弹
七、拐点的出现

第八章公民行动的调停:框架整合与公共协商
一、传统媒体的框架实践
二、传统媒体的能动者角色
三、框架整合作为重要变量
四、框架整合的过程、机制与技巧
五、框架整合与公民行动的结果

第九章公民行动的多重扩散:行动者网络与运动家族形成
一、中国社会运动:彼此绝缘vs.跨地扩散
二、社会运动领域的扩散研究
三、对两个运动家族的观察
四、多重扩散的形态:运动家族的基因同构
五、多重扩散的渠道:行动者网络
六、多重扩散的机制
七、中国语境下的多重扩散模式

第十章中国媒体与公民行动的互激模式
一、互激模式与公民行动
二、互激模式与公共协商
三、互激模式与中国媒体
四、互激模式及其他理论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