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耀
  • 昌耀
  • 昌耀
  • 昌耀
  • 昌耀
  • 昌耀
  • 昌耀
  • 昌耀
  • 昌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昌耀

无划写有点泛黄

9.9 4.7折 21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昌耀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0

汇承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昌耀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020054268
  • 定价 2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7页
  • 字数 25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之一,丛书所选诗人都是建国以后依然大量从事诗歌创作或者开始诗歌创作的;其作品或在读者中享有盛名,或影响广泛,且在新诗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新诗创作风貌上具有代表意义。意在总体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诗歌创作的整体水平。本书选集了当代诗人昌耀的诗作,让您体会他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本书也为诗歌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系统。
【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后因头部负伤回国治疗。1953年,志愿到大西北参加建设,1956年调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荣誉主席等职。抗美援朝间开始诗歌创作。
【目录】
船,或工程脚手架

鹰·雪·牧人

边城

月亮与少女

高车

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

这是赭黄色的土地

荒甸

夜行在西部高原

凶年逸稿(在饥馑的年代)

猎芦

峨日朵雪峰之侧

天空

良宵

断章

慈航

山旅——对于山河、历史和人民的印象

莽原

湖畔

烟囱

驻马于赤岭之敖包

风景:湖

划呀,划呀,父亲们!——献给新时期的船夫

轨道

木轮车队行进着

鹿的角枝

风景:涉水者

太息[拟古人]

所思:在西部高原

在山谷:乡途

纪历

河西走廊古意

在敦煌名胜地听驼铃寻唐梦

戈壁纪事

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

草原

天籁

雪乡

旷原之野——西疆描述

河床(《青藏高原的形体》之一)

她站在剧院临街的前庭(《青藏高原的形体》之三)

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青藏高原的形体》之六)

海的小品

巨灵

芳草天涯

雄辩

夷[东方人]

人·花与黑陶砂罐

斯人

午间热风

高原夏天的对比色

人群站立

谐谑曲:雪景下的变形

我们无可回归

空城堡

头像

内心激情:光与影子的剪辑

一代

翱翔鸟翼(一种“刺激的”文化心理状态)

一百头雄牛

穿牛仔裤的男子

在雨季:从黄昏到黎明

两个雪山人

回忆

灵霄

周末嚣闹的都市与波斯菊与女孩

猿啼



庄语

立在河流

诗章

玛哈噶拉的面具(神舞印象)

听候召唤:赶路

热苞谷

悲怆

盘陀:未闻的故事

燔祭

内陆高迥

受孕的鸟卵

元宵

听到响板

骷髅头串珠项链

干戚舞

哈拉库图

紫金冠

苹果树

在古原骑车旅行

僧人

江湖远人

齿贝

头戴便帽从城市到城市的造访

给约伯

谣辞(那刻月光凄清迷离)

西乡

处子

图像仪式

暖冬

圣咏

冰湖坼裂·圣山·圣火——给S-Y

91年残稿

呼喊的河流

盘庚

秋客

工厂:梦眼与现实

俯首苍茫

拿撒勒人

痛·怵惕

怵惕·痛

圣桑《天鹅》

傍晚。篁与我

烘烤

花朵受难——生者对生存的思考

螺髻

降雪·孕雪

一天

我见一空心人在风暴中扭打

自审

踏春去来

在一条大河的支流入口处

意义空白

堂·吉诃德军团还在前进

大街看守

薄曙:沉重之后的轻松

一种嗥叫

复仇

生命的渴意

罹忧的日子

人:千篇一律

享受鹰翔时的快感

近在天堂的入口处

灵语

火柴的多米诺骨牌游戏

深巷·轩车宝马·伤逝

纯粹美之模拟

迷津的意味

与蟒蛇对吻的小男孩

答深圳友人HAO KING

百年焦虑

划过欲海的夜鸟

淘空

钟声啊,前进!

感受白色羊时的一刻

荒江之听

一个青年朝觐鹰巢

梦非梦

幽默大师死去(一次蓦然袭来的心潮)

西域:断简残编之美

话语状态(两种孤独:怡然或苦闷)

玉蜀黍:每日的迎神式

你啊,极为深邃的允诺

夜眼无眠

晴光白银一样耀目

噩的结构

今夜,思维的触角

我的死亡——《伤情》之一

无以名之的忧怀——《伤情》之二

寄情崇偶的天鹅之唱——《伤情》之三

两只龟

人境四种

苏动的大地诗意

告喻

从酷热之昨日进入到这个凉晨

秋之季,因亡蝶而萌生慨叹

主角引去的舞台

——复许以祺先生,为其摄影创作《天葬台》题句

面对“未可抵达的暖房”

致史前期一对娇小的彩陶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