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中国”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治中国”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研究

220 九品

库存3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川阳 著;徐汉明;林必恒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1-02-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川阳 著;徐汉明;林必恒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9737139
  • 定价 7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8页
  • 字数 26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法治评估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阐释了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概念、特征、功能、价值等基础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科学规范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标准的“中国版”的基本问题,构建了一套以法治建设为基本内容、以三级指标为基本形式、以考核评估为基本导向的法治考核评估系统。本书在完成委托课题《法治湖北建设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的基础上,跟踪研究三年实施效果,总结升华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为中国法治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一种路径。
【作者简介】
  徐汉明,1951年10月生,汉族,湖北鄂州人,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负责人、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

  徐汉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法学、网络社会治理法学、诉讼法学、检察制度、农民土地产权,在《中国法学》《法学》《管理世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21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

  徐汉明教授曾先后参加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社会管理法治保障、法治政府建设、保证公正司法等重大调研;主持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办委托重点项目《立法研究及草案起草》《社会治理法原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司法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组部、高检院、中国法学会、司法部重点委托与中标项目《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工资保障制度研究》《国家监察立法研究》《社会治理法治研究》等20多项;近五年被省部以上领导机关采纳决策咨询建议125件。

 

  林必恒,男,1987年9月生,海南乐东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现任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兼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海南省法学会副秘书长、海南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秘书长、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法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南经济特区法治战略研究基地研究员等。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合著2部;主持省级课题2项、地厅级课题2项、地方党委委托横向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7项;参与撰写5篇咨政报告被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机关批示采纳。

 

  郭川阳,男,1979年9月出生,湖北枣阳人,中共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曾任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中共湖北省委法治湖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调研员。在《人民日报》《法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全程参与并执笔起草了《法治湖北建设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曾具体负责湖北省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绩效考核的制度设计、标准制定、考核实施等,在法治评估实施方面有一定经验。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概念

第二节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功能

第三节 国内外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比较

第二章 社会指标体系与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国际社会评估实践的演进路径及其社会根源

第二节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发展轨迹及内在逻辑

第三章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标准的特征

第一节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特征

第二节 法治建设指标考核标准的特征

第四章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标准的实践与类型化

第一节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实践

第二节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类型化

第五章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标准价值的多维审视

第一节 理论维度:中国法学新型学术流派的孕育体

第二节 治理维度:中国式“善治”的助推器

第三节 法治维度:法治中国建设实施机制的重构与创新

第四节 国际维度:中国特色法治评估话语体系的逻辑表达

第六章 跨越之路:“法治中国”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标准之构建

第一节 构建“法治中国”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应然性

第二节 目标要素之定位:以顶层设计与实践法治为原则

第三节 指标体系之分解:以“部门本体性职能—区域层级性职能”为基准

第四节 指标类型之选取:以改革成效指标、实施成效指标和主观成效指标为内核

第七章 模本运行:“法治中国”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实践

第一节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

第二节 法治建设考核标准体系

第三节 法治建设考核程序

第四节 法治建设考核重点

第五节 法治建设考核结果及应用

第八章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第一节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绩效考核内容

第二节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绩效考核方案

第三节 省直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绩效考核的湖北方案

第四节 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绩效考核的湖北方案

第五节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绩效考核结果评价的湖北实践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