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25 2.6折 95 九五品

仅1件

重庆沙坪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卜友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9

装帧平装

货号B7

上书时间2024-05-17

王碧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卜友泉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1
  • 版次 9
  • ISBN 9787030649720
  • 定价 9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7页
【内容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包括五篇共二十一章内容。第一篇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酶与维生素,共三章。第二篇为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包括生物氧化、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及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共六章。第三篇为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包括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基因表达及其调控,共四章。除上述三篇基本内容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还根据医学学习要求,设置了两篇专题内容。第四篇为生物化学专题,主要涉及器官和组织细胞的生物化学,包括肝的生物化学、血液的生物化学和细胞信号转导,共三章。第五篇为分子生物学专题,主要涉及分子医学相关内容,包括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DNA重组与基因工程、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组学,共五章。除绪论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内容做系统介绍外,各篇的首页均有引言,各章的开头也有内容提要,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篇的主要内容和各章的要点,每章后附参考文献和微课视频。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论001 

第一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与发展简史001 

一、诞生的科学背景001 

二、早期发展阶段――叙述生物化学阶段002 

三、繁荣发展时期――动态生物化学阶段002 

四、里程碑式的转折――分子生物学时期002 

五、我国科学工作者对近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贡献002 

第二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003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003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003 

三、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003 

第三节本学科与医学的关系004 

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现代生物医学中的重要性004 

二、现代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性004 

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007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008 

一、氨基酸008 

二、肽010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011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012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012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014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016 

五、蛋白质的分类016 

第三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016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017 

二、空间构象与功能的关系018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021 

一、蛋白质的两性电离021 

二、蛋白质的紫外吸收021 

三、蛋白质的呈色反应021 

四、蛋白质的胶体性质022 

五、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022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023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024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024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028 

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029 

一、DNA的二级结构029 

二、DNA的三级结构032 

三、DNA的功能034 

第三节RNA的结构与功能035 

一、mRNA035 

二、tRNA036 

三、rRNA038 

四、非编码RNA038 

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039 

一、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039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040 

三、DNA的变性与复性040 

四、核酸分子杂交041 

第五节核酸酶041第三章酶与维生素043 

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044 

一、酶的分子组成044 

二、酶的活性中心045 

第二节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046 

一、酶催化作用的特点046 

二、酶促反应的机制048 

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049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049 

二、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053 

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053 

四、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054 

五、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054 

六、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058 

七、酶活性与酶活性单位059 

第四节酶的调节059 

一、酶活性的调节060 

二、酶含量的调节061 

三、同工酶062 

四、酶的区域化分布063 

第五节酶的分类与命名063 

一、酶的分类063 

二、酶的命名064 

第六节酶与生物医学的关系064 

一、酶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064 

二、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065 

第七节维生素与酶的辅助因子066 

一、水溶性维生素067 

二、脂溶性维生素072 

第二篇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第四章生物氧化079 

第一节生物氧化概述079 

一、生物氧化的特点079 

二、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080 

三、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081 

第二节线粒体氧化体系082 

一、呼吸链082 

二、氧化磷酸化086 

三、氧化磷酸化的调节及影响因素089 

四、ATP在能量代谢中的核心作用090 

五、线粒体内膜对物质的转运092 

第三节非线粒体氧化体系094 

一、微粒体单加氧酶系094 

二、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体系094 

三、反应活性氧类的产生与消除095 

第五章糖代谢098 

第一节概述099 

一、糖的分类099 

二、糖的生理功能099 

三、糖的消化吸收099 

四、糖代谢概况100 

第二节糖的无氧氧化100 

一、糖无氧氧化的反应过程101 

二、糖无氧氧化的特点总结104 

三、糖无氧氧化的调节104 

四、糖无氧氧化的生理意义105 

第二节糖的有氧氧化105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105 

二、有氧氧化的调节109 

三、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110 

四、巴斯德效应110 

第三节磷酸戊糖途径111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反应过程111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112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113 

第四节糖原的生成与分解113 

一、糖原的结构114 

二、糖原的生成114 

三、糖原分解115 

四、糖原生成与分解的调节116 

五、糖原贮积症116 

第五节糖异生118 

一、糖异生的基本过程118 

二、不同物质的糖异生过程118 

三、糖异生的调节119 

四、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21 

第六节血糖及其调节122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122 

二、血糖水平的调节122 

三、血糖水平异常123 

第六章脂质代谢125 

第一节概述125 

一、脂质及分类125 

二、脂质的分布与生理功能126 

三、脂质的消化吸收127 

第二节脂肪代谢128 

一、脂肪分解代谢128 

二、脂肪合成代谢133 

第三节磷脂代谢141 

一、磷脂的结构、分类和功能141 

二、甘油磷脂的代谢142 

三、神经鞘磷脂的合成与分解145 

第四节胆固醇代谢146 

一、胆固醇的结构与功能146 

二、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化147 

第五节血浆脂蛋白代谢149 

一、血脂149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结构150 

三、载脂蛋白及其功能151 

四、血浆脂蛋白的功能和代谢152 

五、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155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158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59 

一、氮平衡159 

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59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159 

一、蛋白质的消化159 

二、氨基酸的吸收161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161 

第三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62 

一、组织蛋白质的降解162 

二、氨基酸代谢库163 

三、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163 

四、α酮酸的代谢166 

第四节氨的代谢167 

一、体内氨的来源167 

二、氨的转运167 

三、体内氨的去路168 

第五节氨基酸的分类代谢172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172 

二、一碳单位代谢174 

三、含硫氨基酸代谢175 

四、芳香族氨基酸代谢178 

五、支链氨基酸代谢179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181 

第一节嘌呤核苷酸的代谢182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182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185 

第二节嘧啶核苷酸的代谢187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187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190 

第三节脱氧核糖核苷酸与核苷三磷酸的合成190 

一、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190 

二、核苷三磷酸的合成191 

第四节核苷酸代谢疾病和抗代谢物191 

一、核苷酸代谢疾病191 

二、核苷酸抗代谢物192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194 

第一节物质代谢的特点194 

一、整体性194 

二、代谢调节195 

三、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195 

四、各种代谢物均具有共同的代谢池195 

五、ATP是机体储存能量及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195 

六、NADPH是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195 

七、代谢途径的多样性195 

第二节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196 

一、能量代谢的相互联系和制约196 

二、代谢过程中间产物的相互联系196 

第三节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198 

一、肝198 

二、脑198 

三、骨骼肌198 

四、肾198 

五、心肌198 

六、脂肪198 

七、成熟红细胞199 

第四节代谢调节199 

一、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199 

二、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201 

三、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201 

第三篇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209 

第一节DNA复制的基本规律210 

一、半保留复制210 

二、双向复制211 

三、半不连续复制212 

第二节参与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212 

一、DNA聚合酶212 

二、拓扑酶213 

三、解旋酶214 

四、单链DNA结合蛋白214 

五、引物酶214 

六、DNA连接酶214 

第三节DNA复制的过程215 

一、原核生物DNA的复制215 

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217 

三、其他DNA复制方式220 

第四节逆转录220 

一、逆转录的概念及过程220 

二、逆转录的意义221 

第五节DNA的损伤和修复221 

一、DNA损伤221 

二、DNA损伤应答223 

三、DNA修复223 

四、DNA的突变225 

五、DNA损伤修复与疾病226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227 

第一节转录的概念及其反应体系228 

一、转录的模板228 

二、RNA聚合酶229 

三、RNA聚合酶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上启动转录230 

第二节转录的基本过程232 

一、原核生物转录的基本过程232 

二、真核生物转录的基本过程235 

第三节转录后的加工239 

一、mRNA的转录后加工240 

二、rRNA的转录后加工244 

三、tRNA的转录后加工245 

四、RNA的自我剪接和催化功能246 

第四节RNA的复制246 

一、RNA复制的模板和酶246 

二、RNA病毒的种类及其复制方式247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248 

第一节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248 

一、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249 

二、转运氨基酸的工具250 

三、多肽链合成的场所252 

四、其他:蛋白质因子等252 

第二节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253 

一、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253 

二、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257 

第三节蛋白质的翻译后加工及靶向输送260 

一、蛋白质的翻译后加工260 

二、蛋白质的靶向输送265 

第四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医学268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与疾病发生269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269 

第十三章基因表达及其调控271 

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272 

一、基因272 

二、基因组275 

第二节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知识278 

一、基因表达的概念278 

二、基因表达的特点279 

三、基因表达的方式279 

四、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280 

第三节原核基因表达调控281 

一、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281 

二、转录水平的调节――操纵子调控模式281 

三、翻译水平的调节284 

第四节真核基因表达调控284 

一、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285 

二、染色质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