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史”传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诗史”传统

28 8.0折 3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晖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3344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46页

定价35元

上书时间2024-05-25

大喜阅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诗史”传统
定价:35.00元
作者:张晖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108043344
字数:
页码:346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诗史”说的初形态:重读《本事诗》、李白故事与“诗史”概念的产生、孟綮“诗史”说的理论背景:《春秋》义理与“缘情”、以诠释杜诗为中心的宋代“诗史”说、宋代“诗史”说的历史分期、仁宗末年到哲宗初年(1060—1090)间“诗史”概念的内涵、徽宗、钦宗朝(1101—1127)“诗史”概念的内涵、南宋至元初(1127—1286)“诗史”概念的内涵、宋末元初“诗史”概念的运用。
目录
引言章 “诗史”说的初形态:重读《本事诗》节 李白故事与“诗史”概念的产生第二节 孟綮“诗史”说的理论背景:《春秋》义理与“缘情”第2章 以诠释杜诗为中心的宋代“诗史”说节 宋代“诗史”说的历史分期第二节 仁宗末年到哲宗初年(1060—1090)间“诗史”概念的内涵第三节 徽宗、钦宗朝(1101—1127)“诗史”概念的内涵第四节 南宋至元初(1127—1286)“诗史”概念的内涵第五节 宋末元初“诗史”概念的运用第3章 走出杜诗:明代“诗史”理论的建构节 明初至前七子对杜诗叙事的看法第二节 明中后期复古诗论对“诗史”概念的讨论第三节 复古诗论对“诗史”概念起源的考证第4章 “情景交融”理论中的王夫之“诗史”说节 “诗不可以史为”第二节 “诗史”的标准第三节 “情景事合成一片”:王夫之“诗史”说的理论基础第5章 明清之际“以诗为史”阅读传统的确立节 诗本于史:钱谦益、黄宗羲等人的“诗史”说第二节 诗之用“有大于史者”:施闰章、屈大均、方中履等人的“诗史”说第三节 笼罩在“以诗证史”观念下的清初“诗史”说附:诗与史的交涉——钱澄之《所知录》“以诗为史”的书写样态第6章 清代“诗史”说举隅节 “比兴”说第二节 阐发旧说的“诗史”说第7章 “诗史”说的理论意义节 “诗史”的主要内涵和理论意义第二节 “诗史”说与中国抒情传统论述的关系第三节 对“以诗为史”阅读传统的反省附录一 “诗史”的发现与阐释:“诗史”概念的现代研究(1934—2010)附录二 “诗史”问题研究知见书目附录三 历代冠以“诗史”称号的诗人名录征引文献出版后记
作者介绍

序言
本书是我所见讨论“诗史”这个文学观念为详切深明的著作。是书从《本事诗》开始,往下搜罗了两宋到明清重要的“诗史”论述,提其要,钩其玄,既“读人,也能“读出”。张晖于细致剖析“诗史”这个概念之时,常常将相关论述放置在中国诗学的“抒情传统”主潮中思考,指出两个论述传统往往互为作用,或者互相牵制。这种“诗史”与“抒情”关系的观察能启发人思,相信对往后学界于中国批评观念以至文学思想的探索,有很大的帮助。  ——陈国球    张晖这部著作,不仅在文献上下了一番深挖的功夫,广泛地占有史料,更本着尊重历史复杂性的态度,力求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把握不同时代人们对“诗史”的不同理解,完整地勾画出中国文学批评史与“言志”韵抒情传统并立的另一个“诗史”的纪实传统,并对二者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全书征引文献丰富,分析透彻,在对《本事诗》、明代复古诗论及清初王夫之、钱谦益“诗史”观念的讨论中均提出饶有新意的结论。  ——蒋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