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茶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解茶经

16 2.4折 6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陆羽 原著 ,《图解经典》编辑部/ 编绘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31313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36页

定价68元

上书时间2024-04-22

大喜阅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图解茶经
定价:68.00元
作者:(唐)陆羽 原著 ,《图解经典》编辑部/ 编绘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50231313
字数:
页码:3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图解简洁易懂:现代手法解读,插图形象直观,图解简洁漂亮,让您快速了解《茶经》的全貌以及正确含义,好看易懂!内容完备实用:中国茶典、茶史、茶艺、茶饮、茶具、茶事等均有涉猎,阅读价值、收藏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备。插图多而美:100张浓缩精华的示意图,320幅高清实拍茶品图鉴,500幅精美手绘插画,全方位直观呈现。推荐购买: 《茶道》
内容提要
《茶经》成书于唐代,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茶圣”陆羽毕生茶事绝学的心髓。《茶经》为后世茶人提供了品茶香、行茶道、论茶艺、学茶礼的典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品茶、研习茶艺、茶道。  《图解茶经》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文字为读者讲解《茶经》,同时配以500幅精美手绘插画,100张有关茶事的解析图表。详细阐释了我国古代的茶道、茶艺、茶礼等相关内容,以求让读者了解《茶经》的全貌以及正确含义。此外,书中融入了大量现代茶事经典,例如茶道、茶艺、茶俗、茶类、十大名茶等,并附录106种中国茶全品鉴图,使您不仅能全面品味《茶经》的幽深,更能全方位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千年进程和当代茶事。
目录
一壶茗香遍天下中国名茶鉴赏茶之奇趣:斗茶序言:一场怡然风雅的茶学盛宴本书内容导航关于历代《茶经》版本探究中国十大名茶章 绝品人难识,茶经忆古人:你需要了解的 世界早的茶学“”:《茶经》 茶之为饮的渊源:神农氏 这部经的缔造者:陆羽 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茶文化百科 茶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沿革 古代茶政治:茶政与茶法 神秘的茶叶商道:茶马古道 一壶茗香遍天下:茶在世界的传播 茶人修养的境界:精行俭德 《茶经》的儒家思想:中庸和谐 《茶经》的道家宇宙观:清静无为 《茶经》的佛家本心:静心自悟 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万病之药:二十四功效 道由心悟:茶道 升华了的艺术:茶艺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茶俗 各具千秋的中国茶:七大茶类 西湖龙井、碧螺春的族群:历史悠久的绿茶 工夫红茶的天下:世界的红茶 铁观音、冻顶乌龙的世界:天赐其福的乌龙茶 珍贵的银针:色白银装的白茶 蒙顶山上茶:疏而得之的黄茶 普洱茶的群落:独具陈香的黑茶 茉莉花茶与玫瑰花茶的群落:茶溢花香的花茶 能喝的古董:普洱茶 茶作为主角(1):诗词、书画 茶作为主角(2):歌舞、戏曲 茶作为主角(3):婚礼、祭祀第二章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起源 寻找初的本源:根在中国 绵长而有序的传承:“茶”的字源 另一个名字:历史上的几种解读 五大初相:根、茎、叶、花、果 生长的关键:土壤、水分、光能、地形 准备好播种了吗:艺、植 无敌鉴别密技:三种鉴别法 符合人体脏腑的需要:药用成分 防病效能的前提:精行俭德之人 警告!“茶为累,亦犹人参”:选材不当的后果,“六疾不治”第三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造 采摘双翼:凌露、颖拔 从采摘到制造茶叶的工序:七经目 七经目之一:“采” 七经目之二:“蒸” 七经目之三:“捣” 七经目之四:“拍” 七经目之五:“焙” 七经目之六:“穿”、“封” 唐代的饼茶审评:八个等级 鉴别之上:言嘉及言不嘉 经历各代的转变:制茶工艺的发展第四章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煮 器 实用与艺术的结合:陆羽设计的煎茶器皿 设计体现五行和谐:风炉,“体均五行去百疾” 自命不凡的见证:“伊公羹”与“陆氏茶” 独特的设计理念:钅复—正令、守中 唐代饼茶的特殊用器:碾、罗、合、则 煮茶用具影响茶汤品质:漉水囊、绿油囊 陆羽的:越窑青瓷杯 历代茶具:茶具大观第五章 甘苦调太和,迟速量适中:烤、煮 煮的三把利器:色、香、味 讲究的技术:烤、碾 严格的选择:“活火” 决定性的因素,“选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烧水的艺术:三沸 水温的形象化比喻:老与嫩 煮茶的艺术:煮、酌 茶汤的精华:沫、饽、花 斟茶的讲究:茶性俭,不宜广第六章 饮罢方知深,此乃草中英:饮 用 饮茶的特殊意义:荡昏寐 饮茶境界:“品” 处处的精益求精:九难 重香与味:珍鲜馥烈 饮茶风尚的传播:滂时浸俗,盛于国朝 风尚的传播者:佛教僧徒第七章 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清泉:产 出 唐代茶叶产区:八道 八道之:山南道 八道之:淮南道 八道之:浙西道 八道之:浙东道 八道之:剑南道 八道之:黔中道 八道之:江南道 八道之:岭南道 从唐代到现代:茶产区的分布 从产区看茶品:四个等次第八章 故雅去虚华,宁静隐沉毅:总 结 特定情况下的省略:制具略 高雅之士的饮茶风尚:煮具略 《茶经》的要求:分布写之,目击而存 总结(1):从“品”到“心悟”的三重超脱境界 总结(2):终追求——天时,地利,人和 附录1:《茶经》原文 附录2:中国名茶图鉴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