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
  • 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
  • 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
  • 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
  • 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

78 八五品

库存2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学国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2f

上书时间2024-05-24

甲山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学国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9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46443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4页
  • 字数 283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中国哲学丛书》中的一种,对西方哲学中的语言存在论和佛教中的唯识宗理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具体阐述了语言与自我、名言与物器、境与相等问题、并详尽地分析了唯识宗的主要理论:“阿赖耶识”、“种子说”、“四分说”等。是一本全面、深入了解佛教理论、用现代哲学对之进行诠释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吴学国,湖北公安人,1967年5月生。1995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于南京东南大学任教。1997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潘富恩先生和王雷泉先生,先是攻读唯识学,然后选择了唯识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作为研究方向。2000年7月论文答辩通过,获哲学博士学位,专业为佛
【目录】
总序

引言

绪论  从中国佛教史看诠释学与佛学之关系

第一章 心论(上):语言与“自我”

  第一节 印度哲学:自我与世界之源始统一及其破解

  第二节 自我理解之建立:经部学

  第三节 唯识:自我向语言层面的消解

第二章 心论(下):名言与器物

  第一节 印度的语言思想:语言与世界的源始统一及其丧失

  第二节 唯识学:语言的存有论意义之重新获得

第三章 境论(上):境与相

  第一节 存有概念之演变

  第二节 法相论:唯识的存有概念

第四章 境论(下):境与声

  第一节 陈那的阿波哈说和语境理论

  第二节 法称思想向语用论立场的转移

第五章 性论:本体与语言

  第一节 冥性与觉性:唯识的本体概念之构成

  第二节 法性论:佛教的究极存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