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
  • 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
  • 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
  • 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
  • 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
  • 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
  • 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凤凰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

30 9.1折 33 八五品

库存2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森林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9-2

上书时间2024-05-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少许划线   书封水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森林 著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0
  • 版次 1
  • ISBN 9787214103543
  • 定价 3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7页
  • 字数 3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凤凰文库
【内容简介】
  凤凰文库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立足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思潮,树立新观念,建设新学科,着力出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注重推出以新的形式、新的观念呈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历史的优秀作品,从而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并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
【作者简介】
刘森林,男,1965年7月生于山东昌乐,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本科,1985)、中国人民大学(硕士,1988)、中山大学(在职博士,2001)。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目录】
导言为什么要关注虚无主义与物化问题?
一、虚无主义:贯穿于自德国古典哲学至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
二、虚无主义:哲学话语背后的文化质疑与文化追求
三、虚无主义:从德国、俄国到中国
四、物化与虚无

第一部分物与意义:虚无主义的意蕴
第一章虚无主义:语境与意蕴
一、三个语境、四个类别
二、第四类虚无主义:尼采虚无主义的再解释
三、虚无主义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命运的“虚无”
四、小小结
第二章以存在替代价值: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分析
一、存在者作为无:对价值之思的批评
二、存在作为无
三、无:从“畏”之启示到“死”之启示
四、多义的“无”
五、结论
第三章物与意义:虚无主义意蕴中隐含着的两个世界
一、虚无主义的现代诞生:主体性哲学中蕴含着虚无主义的种子
二、现代“物”的发生:主体性
三、物世界对意义世界的奠基:乌托邦的现实化
四、“物质的反叛”:物世界的延展及其与人的世界的关系
五、物的世界衍生何种虚无:兼论虚无主义的层次
第四章马克思与屠格涅夫:谁来判定虚无主义?
一、屠格涅夫:贵族气息面向“新人”资产阶级
二、虚无主义:阶级论的与文明论的

第二部分马克思与虚无主义
第五章虚无主义与马克思的两种关联
一、马克思与灵知主义的关联
二、内在性、形而上维度的保留与虚无主义的遏制
第六章“无”的虚化与实化: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评
一、引言
二、问题的提出
三、施蒂纳的路向
四、马克思的批评之一:小资产阶级自我的表达,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五、普遍性的另一维度:超验理想性
六、“现实的人”与价值内在性
七、“无”之“虚”与“实”:施蒂纳的意义与马克思的改造
第七章资本与虚无:虚无主义的塑造与超越
一、资本消解神圣:从主体性到上帝之死
二、物的眩晕:经验神圣的虚无化
……

第三部分物化、虚无与形上学重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少许划线   书封水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