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谱 族谱 朝鲜木刻大字康氏世谱 全一册(崇祯纪元一百八十二年仲夏,也就是清嘉庆15年,1810年)请看详细描述

32500 七五品

仅1件

吉林延边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朝鲜

出版人修整有司二十世子孫汝鳯

年代嘉庆十五年 (庚午1810)

纸张其他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35 × 22 × 1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21-04-14

延边书苑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商品描述
崇祯年号在朝鲜沿用二百余年的说法有任何史料能够证明吗?

更多「中国历史」讨论 · 78.5 万条

热议 | 能否推荐一份中国历史入门书单?
在网上总能看到(尤其是贴吧的明清汉满之争中)崇祯年号在朝鲜沿用256年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否有来源,有无史料能够证明这一点呢?(目前朝鲜的文书中使用清年号的很常见,也是正常、符合常识的。)题主满族,绝无间隙民族情感之意,只想辨真或辨伪。
查看问题描述​
18 个回答

松平信纲
HAMD>17的间歇性冒泡答主
搬一篇(准确点说是半篇)自己的旧文出来回答。

1636年冬,刚刚称帝的皇太极以朝鲜王朝拒绝称臣为理由,发兵十二万,御驾亲征。次年正月,被围困在南汉山城的朝鲜仁祖被迫下城向清朝投降,史称“丁丑下城”,这被看作是朝鲜历史上最为屈辱的事件之一。自此,朝鲜沦为了清朝的附属国。
在朝鲜和清朝订立的和约中,清朝要求朝鲜尊其为宗主国,断绝和明朝的关系——其中就包括不再使用明朝的“崇祯”年号,而是改用清朝年号。在正式场合,朝鲜确实是这样做的。但是在除此之外的其他场合,朝鲜却私下里把明朝年号使用到了19世纪末——甚至20世纪初仍有少量崇祯纪元存在。
复旦大学所藏的朝鲜文献《骆村朴先生遗稿》(编号AB096506-08)中,出现了“崇祯纪元后五丙戌”,即公元1886年的字样;首尔大学奎章阁所藏《天台续游录》(编号奎古565 1),上有“崇祯后五甲寅”(1914)梁会源跋。(我个人认为这是崇祯年号使用的最晚记录了)

来源:复旦大学图书馆网站,感谢@幻想浅绿 协助联系

来源:首尔大学奎章阁网站
比如大臣的上疏中,按照规矩是要写清朝年号的,但仁祖朝的大臣金光炫,因其父死于和清军的交战中,便不肯写清朝年号,上奏只用干支,即使后来因事触怒仁祖,仁祖也只是以“不察之失”为借口,并未深究。这样的例子,在朝鲜并非个例。
朝鲜的科举考试和中国一样是三年一考,放榜时应书清朝年号。肃宗六年(1680)及第的黄耘,因其父是从事反清活动而被清朝处死的,曾上书请求榜文不写清朝年号,以表其哀痛,但未获批准。不过科举中有一个特别的科目“忠良科”,是专门为忠臣后代和明朝遗民后代开设的,这一科的榜文则不写清朝年号。
肃宗三十九年(1713),画师为肃宗画了一幅画像,画好之后肃宗特别指示大臣,在纪年处“当以崇祯后几年书之”。
另外,在朝鲜的官方史书《仁祖实录》中,1644年明朝灭亡以前的纪年使用崇祯年号(如崇祯若干年),明朝灭亡以后的部分使用干支和国王在位年数(如仁祖若干年),不书清朝年号。这一惯例一直持续到编修《景宗实录》(1720-1724在位)才有所改变,改为使用清朝年号。
在民间,对于清朝年号的抵制则更为坚定,“虽下贱无书清国年号者”。纯祖三年(1803),忠清道怀德县的知县姜世靖在主持地方祭祀时,将祭文中的“崇祯”年号改为“嘉庆”年号,导致群情激愤,以成均馆儒生李近源为首的七百多人上疏抗议,最终使得姜世靖被贬。
更有甚者,每年清朝要向朝鲜“颁朔”,即赐予朝鲜每年101本历书,供其使用。但是朝鲜人在使用的时候,会把清朝年号涂掉,在旁边书写明朝年号。朝鲜文人在记载此事时所提到的年号是“大明永历二百二十九年”(1875),也就是说这样的用法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后期。
至于葬礼和祭祀当中,朝鲜更是一贯使用明朝年号,使用清朝年号的,会被时人骂为“家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