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札书法百品
  • 手札书法百品
  • 手札书法百品
  • 手札书法百品
  • 手札书法百品
  • 手札书法百品
  • 手札书法百品
  • 手札书法百品
  • 手札书法百品
  • 手札书法百品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1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手札书法百品

35 2.7折 128 九品

仅1件

山东滨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7.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孟兆波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0

评价527好评率 99.62%

  • 发货速度快 36
  • 品相不错 36
  • 物流很快 36
  • 包装仔细 34
  • 值得信赖 32
  • 非常满意 27
  • 服务态度好 26
  • 物超所值 22
  • 价格实惠 20
  • 品相超预期 20
  • 包装损坏 1
  • 物流太差 1
查看全部评价

青田书社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孟兆波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6290241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8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书法经典百品丛书
【内容简介】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以汉字为造型基础,以文学为表现内容,以点画为外形特征,以性情为表现手段,以欣赏为目的的书法艺术,浓缩了中华文化思想的基本精神,包孕了中华文化思想的全部观念,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书法艺术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艺术创造精神,是古代精神文明的具体象征。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它能增长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社会越发展,经济越繁荣,科学越进步,人们越需要用书法艺术来充实自己,调整自己,使自己更加文雅、敏锐,成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人。事实已经证明,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书法艺术日益受到我国各阶层人士的普遍喜爱。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专业创作和业余自学相结合,呼唤精品,多出人才,已成为当今书坛的新气象、新风貌。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和日益繁荣的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国书法已经走出国门,不但为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受汉文化影响较大的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而且已经逐步走向欧美,走向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欣赏、借鉴和接受,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陆机(261-303)
王羲之(303-361)
王羲之(303-361)
谢安(320-385)
王献之(344-386)
王殉(349-400)
怀素(725-785)
杨凝式(875-954)
杨凝式(875-954)
李建中(945-1013)
蔡襄(1012-1067)
苏轼(1037-1101)
黄庭坚(1045-1105)
蔡京(1047-1126)
米芾(1051-1107)
吕嘉问(生卒年不详)
陆游(1125-1210)
范成大(1126-1193)
辛弃疾(1140-1207)
张即之(1186-1263)
赵孟坚(1199-1295)
赵孟頫(1254-1322)
虞集(1272-1348)
康里崾崾(1295-1345)
杨维桢(1296-1370)
饶介(1300-1367)
方孝孺(1375-1402)
张弼(1425-1487)
沈周(1427-1509)
张骏(生卒年不详)
李应桢(1431-1493)
金琮(1449-1501)
王鏊(1450-1524)
祝允明(1460-1526)
唐寅(1470-1523)
文徵明(1470-1559)
陈淳(1483-1544)
徐咸(生卒年不详)
王宠(1494-1533)
文彭(1498-1573)
王榖祥(1501-1568)
文嘉(1501-1583)
彭年(1505-1566)
归有光(1506-1571)
黄姬水(1509-1574)
俞允文(1513-1579)
周天球(1514-1595)
韩世能(1528-1598)
王樨登(1535-1612)
莫是龙(1537-1587)
张凤翼(1550~1636)
邢侗(1551~1612)
董其昌(1555~1636)
陈继儒(1558~i639)
范允临(1558~1641)
黄道周(1585~1646)
倪元璐(1593~1644)
傅山(1605~1690)(或作1607~1684)
朱耷(1626~1705)
金农(i687~1763)
梁同书(1723~1815)
王文治(1730~1802)
翁方纲(1733~l8l8)
吴锡麒(1746~1818)
伊秉绶(1754~18l5)
阮元(1764~1849)
曾国藩(18I1~1872)
杨翰(1812~1879)
俞樾(1821~1907)
李鸿章(1823~l901)
张裕钊(1823~1894)
赵之谦(1829~l884)
翁同龢(1830~1904)
杨守敬(1839~1915)
吴昌硕(1844~1927)
沈曾植(1850~1923
宋伯鲁(1853~1932
刘鹗(1857~1909)
康有为(1858~1927
梁鼎芬(1859~1919)
郑孝胥(1860~1938)
朱益藩(1861~1935)
齐白石(1863~l957)
黄宾虹(1864~1955)
李瑞清(1867~1920)
赵熙(1867~1948)
傅增湘(1872~1950)
梁启超(1873~1929)
陈衡恪(1876~1923)
李叔同(1880~1942)
沈尹默(1883~1971)
胡小石(1888~1962)
顾颉刚(1893~1980)
溥儒(1896~1963)
吴玉如(1898~1982)
陆维钊(1899~1980)
王蘧常(1900~1990)
高二适(1903~1977)
白蕉(1907~1969)
启功(1912~200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