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方法论:设计专业创新系列教材c12
  • 设计方法论:设计专业创新系列教材c12
  • 设计方法论:设计专业创新系列教材c12
  • 设计方法论:设计专业创新系列教材c12
  • 设计方法论:设计专业创新系列教材c1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设计方法论:设计专业创新系列教材c12

内容划线字迹 瑕疵如图 品相请自鉴 如描述有误 以图片为准 前三页有破损

175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尹定邦、柳冠中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9

One Piece书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尹定邦、柳冠中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2
  • 版次 1
  • ISBN 9787040314298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5页
  • 字数 320千字
【内容简介】
  自从社会分工使得“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以来,它一直处于一个边缘的位置。“设计”似乎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管理、社会等概念都或深或浅、或隐或显地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全部的理论、教育与实践领域里,对于“设计”的认知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设计”是经验性的,不可传授;另一种认为“设诗”是一门科学,可以通过分析、研究、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所谓“设计方法论”,是选择“设计方法”的“方法”。“设计方法论”的目的:“寻路”引领我们认识“事物”的观念、方法,“入门”如何构建“新事物”的概念、方法;“脉络”必须与其他设计课程互为补充,以形成整个教学体系的“框架结构”。

  《设计专业创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设计方法论》实际上是围绕“问题”的思维程序展开的。所谓“问题”,是指设计各要素交织在一起时产生的关系或矛盾。这就要通过灵活运用知识技巧、积累造型经验、总结设计规律的“实践”,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到联想-创造的全过程中掌握“评价”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以解决问题的模式来构筑的,就是所谓“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这种“实事求是”,以“目标”为“方向”,以研究影响“目标”实现的“外部因素”为“结构”,以建立“目标系统”作为“定位”和“评价”的依据,然后选择、组织、整合“内部因素”,最终形成“设计方案”。

  这种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统一的“事理学”,能适应不同研究对象、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应成为设计师运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来“梳理”感觉,融通多学科知识,升华创意,使之落地生根的“思维脉络”,并能在设计与研究实践中不断创造方法和知识。
【作者简介】
  柳冠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教指委工业设计工程硕士领域组组长;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所长;

  香港理工大学名誉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研究员;

  广东省工业设计培训学院名誉院长;

  国内工业设计学科带头人,在该专业领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1989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派授予“归国留学突出贡献”奖章;

  2006年获“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颁发的“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功勋人物金质奖章”。

  两次荣获国家教委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荣获国家级教

  学团队和“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代表作品有《工业设计学概论》、《事理学纲要》、《中国古代设计事理学系列研究(上、下)》、《综合造型设计基础》等。创立“方式设计说”、“共生美学”、“事理学”学说等理论。
【目录】
第一章 设计本体论

第一节 元设计——概念的剖析

第二节 设计的源与流

第三节 设计的变与不变

第二章 设计认识论

第一节 设计的复杂性

第二节 关于人的知识

第三节 关于物的知识

第三章 设计方法论

第一节 当设计遇到方法

第二节 设计事理学方法论

第三节 从设计“物”到设计“事”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坐与座

第二节 移动新主张

第三节 筷子——亚洲食文化研究

第五章 创新设计思维

第一节 创新的悖论

第二节 创新的模式

第三节 创新设计思维

第六章 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方法论与方法

第二节 知识与经验

第三节 方法与实践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