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拍图】结构力学(中文注释版)(原第2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双语教材)
  • 【实拍图】结构力学(中文注释版)(原第2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双语教材)
  • 【实拍图】结构力学(中文注释版)(原第2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双语教材)
  • 【实拍图】结构力学(中文注释版)(原第2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双语教材)
  • 【实拍图】结构力学(中文注释版)(原第2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双语教材)
  • 【实拍图】结构力学(中文注释版)(原第2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双语教材)
  • 【实拍图】结构力学(中文注释版)(原第2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双语教材)
  • 【实拍图】结构力学(中文注释版)(原第2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双语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实拍图】结构力学(中文注释版)(原第2版)—国外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双语教材)

140 九品

仅1件

陕西咸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家铭 著;改 编;张大长 注释;[美]立特;董军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高峰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汪家铭 著;改 编;张大长 注释;[美]立特;董军
  •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8417714
  • 定价 7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Fundamentals of Structural Analysis一书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结构力学课程双语教材,为建筑和工程类学生介绍了分析普通结构构件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梁、桁架、索和拱的分析,介绍了静定和超静定结构分析的经典方法。原书中有关矩阵分析的内容在我国一般与结构力学专题部分一起讲授.因而未包括在本双语教材中。

  本书具有如下特色:单独一章(第2章)特别关注荷载;真实、详细的图示;与设计紧密结合;丰富的采用英制和公制单位.具有挑战性且详细的习题;基本概念的细致表达:提供学生和教师网站。

  本书适合作为结构力学双语教学教材,一般情况下也适合作为工程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肯尼思•M.立特(Kenneth M.Leet)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作为西北大学的土木工程教授,他给毕业生与非毕业生讲授钢筋混凝土设计、结构分析、基础、板和壳体等课程,以及涉及综合工程设计的顶级课程长达30年之久。立特教授1992年获西北大学教学优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内容概要

 1.2 设计步骤:分析与设计的关系

 1.3 强度与适用性

 1.4 结构体系的发展历史

 1.5 基本结构构件

 1.6 组装基本构件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

 1.7 计算机分析

 1.8 计算准备

 第1章总结

第2章 设计荷载

 2.1 建筑与设计规范

 2.2 荷载

 2.3 恒荷载

 2.4 活荷载

 2.5 风荷载

 2.6 地震荷载

 2.7 其他荷载 

 2.8 荷载组合

 第2章总结

第3章 结构静力学——反力

 3.1 引言

 3.2 力

 3.3 支座

 3.4 结构的理想化

 3.5 隔离体图

 3.6 静力平衡方程

 3.7 条件方程

 3.8 约束反力对结构稳定性和静定性的影响

 3.9 结构分类

 3.10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对比

 第3章总结

第4章 桁架

 4.1 引言

 4.2 桁架的种类

 4.3 桁架分析

 4.4 节点法

 4.5 零杆

 4.6 截面法

 4.7 静定和几何不变

 4.8 桁架的计算机分析

 第4章总结

第5章 梁与框架

 5.1 引言

 5.2 本章范围

 5.3 剪力和弯矩公式

 5.4 剪力和弯矩曲线

 5.5 叠加原理

 5.6 绘制梁或框架的弯曲形状简图

 5.7 超静定次数

 第5章总结

第6章 索 

 6.1 引言

 6.2 素的性质

 6.3 索内力变化

 6.4 重力(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索分析

 6.5 广义索定理

 6.6 确定索状拱

 第6章总结

第7章 拱

 7.1 引言

 7.2 拱的种类

 7.3 三铰拱

 7.4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索状拱

 第7章总结

第8章 活荷载: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8.1 引言

 8.2 影响线

 8.3 影响线的绘制

 8.4 米勒一布雷斯劳原理

 8.5 影响线的应用

 8.6 支承楼板系统的主梁的影响线

 8.7 桁架的影响线

 8.8 公路和铁路桥梁上的活荷载

 8.9 增一减法

 8.10 活荷载产生的绝对值最大的弯矩

 8.11 最大剪力

 第8章总结

第9章 梁和框架的挠度

 9.1 引言

 9.2 双重积分法

 9.3 弯矩一面积法

 9.4 弹性荷载法

 9.5 共轭梁法 

 9.6 梁设计帮助

 第9章总结

第10章 功一能法计算位移

 10.1 引言

 10.2 功

 10.3 应变能 

 10.4 功一能法计算位移(实功法)

 10.5 虚功法:桁架

 10.6 虚功法:梁与框架

 10.7 有限求和法

 10.8 贝努利虚位移原理

 10.9 麦克斯韦尔一贝蒂位移互等定理

 第10章总结

第11章 利用柔度法分析超静定结构

 11.1 引言

 11.2 多余约束的概念

 11.3 柔度法的基本原理

 11.4 柔度法的另一种见解(闭合间隙)

 11.5 利用内部释放进行分析

 11.6 支座沉降、温度改变和制作误差

 11.7 多次超静定结构分析

 11.8 弹性支承梁

 第11章总结

第12章 超静定梁与框架的转角位移法分析

 12.1 引言

 12.2 转角位移法实例

 12.3 转角位移方程的推导

 12.4 运用转角位移法分析结构

 12.5 有侧移结构分析

 12.6 机动不定性

 第12章总结

第13章 弯矩分配法

 13.1 引言

 13.2 弯矩分配法的建立

 l3.3 结点无平移的弯矩分配法概述

 13.4 梁的弯矩分配

 13.5 杆件刚度修正

 13.6 有侧移框架的分析

 13.7 一般荷载作用下非支撑框架的分析

 13.8 多层框架分析

 13.9 非棱柱状杆件

 第13章总结

第14章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

 14.1 引言

 14.2 运用弯矩分配法绘制影响线

 14.3 米勒一布雷斯劳原理

 14.4 梁的定性影响线

 14.5 确定多层建筑最大内力的活荷载形式

 第14章总结

第15章 超静定结构的近似分析

 15.1 引言

 15.2 承受重力荷载的连续梁的近似分析

 15.3 竖向荷载作用下刚框架的近似分析

 15.4 连续桁架的近似分析

 15.5 估计桁架的挠度

 15.6 双斜杆桁架

 15.7 受重力荷载作用的多层刚性框架的近似分析

 15.8 承受侧向荷载的无支撑框架的分析

 15.9 门架法

 15.10 悬臂梁法

 第15章总结

单位转换表

术语表

奇数习题答案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