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性之寻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合理性之寻求

120 72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东方朔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0578

出版时间201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35页

定价72元

上书时间2024-05-04

栾奕崇光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合理性之寻求
定价:72.00元
作者:东方朔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208140578
字数:
页码:4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所谓“合理性”,就是指人在面对社会、人生与历史的重大问题时,皆出之以理性的思想与行动。本书以“合理性”为荀子思想诠释之主轴,对其思想进行了再梳理。在孔孟成为国学热的今天,同为先秦儒者的荀子,其面目却不甚清晰。本书作者试图以其融贯性的阐释,揭开荀子在天人关系、名实辨说、古今礼法等论争背后的思想意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合理性”的荀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有关荀子思想研究的论稿,由导言和十二篇论文所组成,论题大体围绕着天人关系、名实辨说、古今礼法和当代新儒家的荀子诠释等四个方面展开。本书采用议题式的方式,思考和探索荀子思想所可能具有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尽可能地依融贯性的论述,参照富有启发性的理论系统,在引介当代荀学研究的学术论述和视野的前提下,揭发荀子思想中诸多观念所可能涵具的“意义剩余”,并借此引发学者对荀子思想的进一步思考。
目录
序1导言1章 “人生不能无群”——荀子论人的概念的特性18一、 引言18二、 早期儒家思想中有关人的概念21三、 “人是一种礼仪性的存在物”26四、 心知与人的意志结构37五、 余论47六、 结语51第二章 解除神秘主义——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观念61一、 引言61二、 统一的世界图像的破裂67三、 “天而天之”及其蕴含的解放意识76四、 “人而人之”与人的尊严93五、 结语109第三章 性恶:一种必要的理论构想——荀子的“性恶”论119一、 引言119二、 “性”概念之内涵及其检讨125三、 “性恶”之了义130四、 “善”何以可能?137五、 结语145第四章 “心之所可”与人的概念154一、 引言154二、 心的构成及其认知特性154三、 “心之所可”与道德主体162四、 “心之所可”与人的概念169五、 简短的结语177第五章 “辩示”与“重温”——荀子体知观念的一种了解182一、 “体知”概念之提出182二、 辩示与人的存在性规定184三、 辩示与共通感之触发186四、 “积”与人的历史忆存188五、 结语192第六章 “知默”与“知言”——荀子思想中“默”的体知面向196一、 引言196二、 体知与荀子之“默教”197三、 “默而当”:何以可能?201四、 形动与审美判断中的“意义的丰满”206五、 简短的结语211第七章 期命辨说与合理性之寻求217一、 引言217二、 为何辩?220三、 如何辩?确定性之获得228四、 如何辩?合理性之寻求233五、 简短的结语246第八章 秩序与客观化——荀子之“礼”论250一、 引言250二、 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255三、 礼之起源:建构的真实260四、 明礼定分:客观架构之极成263五、 “主观意志的法”及其限制272六、 礼、法中的儒法关系276七、 礼修的“道德精神现象学”283八、 “统类”:礼之客观化的可能根据287九、 简短的结语292第九章 “先王之道”与“法后王”——荀子思想中的历史意识299一、 引言299二、 时间、历史意识与意义预期300三、 “先王”与“后王”303四、 “天地始者,今日是也”308五、 “百王之法不同”312六、 “例证”与“演化”的历史意识315七、 简短的结语320第十章 荀子的“所止”概念——兼论儒家“价值优先”立场之证成325一、 引言325二、 孔孟荀所言“止”之诸义326三、 荀子与庄子之异330四、 “所止”与儒家的价值优先立场334五、 简短的结语341第十一章 性之规定及其延伸的问题——徐复观先生对荀子性论思想之诠释344一、 引言344二、 背景、方法及其与傅斯年教授之争345三、 荀子言性之两种规定及其涵义352四、 荀子是否有“性善”论的观念?362五、 荀子是否有一致的人性理论?367六、 简短的结语376第十二章 客观化及其限制——牟宗三先生《荀学大略》解义384一、 引言384二、 客观悲情下对荀子的解悟384三、 心与性的了解386四、 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389五、 文化大统中的道德形式与国家形式394六、 余论397参考文献401人名索引422概念索引428后记433再版后记435
作者介绍
东方朔(本名林宏星),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曾任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访问学者,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著有《刘蕺山哲学研究》、《刘宗周评传》、《从横渠、明道到阳明——儒家生态伦理的一个侧面》、《精读》;编有《荀子》、《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宗周哲学之精神与儒家文化之未来》、《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开展——刘述先教授论文选》等。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