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朝论语学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六朝论语学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47 38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钢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58536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1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8元

上书时间2024-04-14

栾奕崇光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六朝论语学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定价:38元
作者:宋钢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101058536
字数:290000
页码:2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在六朝思想文化背景下,选取《论语集解》、《论语释疑》、《论语体略》和《论语义疏》为主要研究对象,寻绎其联系和变化的轨迹,归纳和总结论语学在第一个收获期的主要特点、重大成就,及其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特别是从“汉学”到“宋学”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比较汉儒与六朝学者论语学研究的异同得失,探讨自汉至六朝论语学的继承和新变的特点及规律,从整体上把握此时期论语学发生发展的背景及其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内容提要
本书对六朝论语学代表著作《论语集解》、《论语释疑》、《论语体略》和《论语义疏》进行纵贯式研究,寻绎其联系和变化的轨迹,归纳和总结论语学在第一个收获期的主要特点、重大成就和从“汉学”到“宋学”转变过程中的突出价值;系统梳理两汉至六朝论语学的发展脉络,整合汉儒与六朝学者的论语学观念和思想,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比较汉儒与六朝学者论语学研究的异同得失;探讨自汉至六朝论语学的继承和新变特点及其规律;钩沉和整理有关论语学资料,阐发六朝论语学发生发展的背景及其在整个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目录
序章 导论:六朝的思想文化 节 文化六朝 第二节 六朝思想文化特点 第三节 对六朝思想文化的认识和评价 本章小结第二章 论语学界说 节 论语学概念的出现 第二节 论语学界说 本章小结第三章 《论语集解》研究上(综述篇) 节 何晏生平、学术及其评价 第二节 《论语集解》的作者及成书时间 第三节 《论语集解》产生的原因与背景 第四节 《论语集解》记载失误考论第四章 《论语集解》研究下(专题篇)——《论语集解》八家注统计分析 节 《集解》所见汉儒《论语》注研究 第二节 《集解》所见魏世学者《论语》注研究 三、四章小结第五章 《论语释疑》、《论语体略》研究 节 王弼的《论语释疑》 第二节 郭象的《论语体略》 本章小结第六章 《论语义疏》研究 节 皇侃生平与学术 第二节 《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 第三节 《论语义疏》的体例 第四节 《论语义疏》的价值 第五节 《论语义疏》的地位与影响 第六节 《论语义疏》记载失误考论 本章小结附录:《论语集解》八家注分辑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宋钢,1963年生,内蒙古河套人。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入选内蒙古“111工程”第三层次重点培养人才,2004年起任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硕士生导师。现为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