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20 3.3折 60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周 著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1-2-10

上书时间2024-05-22

聚宏斋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周 著
  •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8701651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3页
  • 字数 264千字
  • 丛书 有色金属理论与技术前沿丛书
【内容简介】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主要以铜基形状记忆合金为研究对象,论述形状记忆合金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稳定化、母相时效效应、热循环效应和宽滞后效应,同时叙述了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最后介绍多孔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书是关于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方面的新的较全面的著作,理论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可供高等学校及研究机构的材料、冶金、机械、物理、生物工程、电气工程、医疗等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从事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研究、设计和应用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李周,男, 1969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2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先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 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有色金属热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马氏体相变、形状记忆合金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先后承担和参加了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著作3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2 形状记忆合金的种类

1.3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

1.4 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2章 形状记忆合金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1 热弹性马氏体相变

2.1.1 一般特征

2.1.2 热力学特征

2.1.3 晶体学特征

2.2 马氏体相变和形状变化

2.2.1 单马氏体形状应变

2.2.2 相变应变自协调效应和马氏体变体

2.3 形状记忆效应机制

2.3.1 形状记忆效应

2.3.2 记忆机制

2.3.3 形状记忆效应的起源

2.4 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

2.4.1 单程形状记忆效应

2.4.2 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2.5 形状记忆效应和相变伪弹性

2.6 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

2.7 恢复力

2.8 阻尼特性

2.9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图

参考文献

第3章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时效效应

3.1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状态时效效应

3.1.1 马氏体稳定化的宏观效应

3.1.2 晶格改建提高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抗马氏体稳定化性能

3.1.3 微合金化提高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抗马氏体稳定化性能

3.1.4 工艺因改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稳定化性能

3.2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母相时效效应

3.2.1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母相时效的有序化

3.2.2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母相时效的析出

参考文献

第4章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循环效应

4.1 热循环

4.1.1 热循环对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相变点的影响

4.1.2 热循环对铜基形状记忆合金记忆效应的影响

4.1.3 热循环对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结构的影响

4.2 热机械循环

4.2.1 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4.2.2 相变温度的变化

4.2.3 疲劳寿命

参考文献

第5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宽滞后效应

5.1 合金的冷加工性能

5.1.1 热处理对合金组织及相变点的影响

5.1.2 不同热处理状态合金的力学行为

5.1.3 合金断口扫描电镜分析

5.2 合金的相变宽滞后效应

5.2.1 变形对合金马氏体正逆转变的影响

5.2.2 变形对形状记忆恢复、相变滞后宽度的影响

5.2.3 不同变形量下合金典型金相组织

5.2.4 不同变形量下合金的X射线衍射分析

5.2.5 合金变形组织的透射电镜观察

5.3 相变宽滞后效应的形成机制

5.4 记忆管接头的制备工艺

5.5 记忆管接头的性能

参考文献

第6章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晶粒细化

6.1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晶粒细化方法

6.1.1 添加合金元素法

6.1.2 快速凝固法

6.1.3 形变热处理

6.1.4 电脉冲孕育处理

6.1.5 粉末冶金法

6.2 晶粒细化在铜基形状记忆合金中的作用

6.2.1 晶粒细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2.2 晶粒细化对记忆效应的影响

6.2.3 晶粒细化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6.2.4 晶粒细化对超弹性和超塑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7章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铜基形状记忆合金

7.1 概述

7.2 制备工艺

7.3 形状记忆效应的测量

7.4 高能球磨过程中混合粉末的组织与性能

7.4.1 形貌与硬度的变化

7.4.2 X射线衍射峰的变化

7.4.3 组织结构的变化

7.4.4 真空热压与热挤压

7.4.5 合金的相变点

7.4.6 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

7.5 固溶淬火态合金的组织分析

7.5.1 金相组织分析

7.5.2 X射线衍射分析

7.5.3 扫描电镜分析

7.5.4 透射电镜分析

参考文献

第8章 多孔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8.1 概述

8.2 结构性能的表征方法

8.3 烧结蒸发工艺制备多孔铜基形状记忆合金

8.3.1 制备流程

8.3.2 烧结温度的确定

8.3.3 烧结时间的确定

8.3.4 制备工艺原理

8.3.5 合金的孔隙分布特征及力学性能

8.4 热处理对多孔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力学性能和记忆效应的影响

8.5 内耗行为

8.5.1 低频相变内耗行为及机制

8.5.2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低频阻尼行为

8.5.3 孔隙对铜基形状记忆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