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论列维纳斯、德里达和南希
  • 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论列维纳斯、德里达和南希
  • 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论列维纳斯、德里达和南希
  • 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论列维纳斯、德里达和南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论列维纳斯、德里达和南希

35 九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继华 著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05-11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0286E

上书时间2025-01-02

顿丘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继华 著
  •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1
  • 版次 1
  • ISBN 9787807241164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0页
  • 字数 312千字
【内容简介】
我们使用“伦理文化转向”来根据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思想运动的趋势。我们选择具有明显的学理承继关系并具有相同致思取向的三位法国后现代思想家为个案来分析这种伦理文化转向,在这三位后现代思想家和伦理文化构想之中体现了泛悲剧精神、灵知精神、灵知精神以及道德完美主义精神。三位思想家意识到了亲切性和生命感对现代个体自由的重要性。他们所理解的自由,是一种依托于他人并且不可确定的谦卑自由。
【作者简介】
胡继华,1962年生,安徽太湖人。1978年至1979年,就读于太湖牛镇高中。1980年——1984年,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1987年,任教于安徽太湖中学。
1987年——1990年,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高尔泰、苏恒教授学习美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1999年,任教于安徽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副教授职称。执教《西方文论》、《比较文学》、《美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1999年至2002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王一川教授学习文艺美学,2002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9月——2004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师从黄克剑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攻当代西方美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在此期间,分别在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任兼职教授,主持当代文化和美学研讨班。2004年7月,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所工作。
研究领域:西方当代思潮、美学、比较文化和文学。
学术成果:
专著:《美学与美育》(专著,与导师王一川先生合作,撰写其中的第二、三章),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中国审美精神的现代转换:宗白华美学的一种解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百年老课文》(和马自力先生联合主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后现代语境下的伦理转向——论列维纳斯、德里达和南希》(与黄克剑教授合作的博士后研究报告,部分章节已经发表,全书暂未刊)。
【目录】
引言:从终极价值视野返观后现代
第一章神话与虚无之间的价值追寻--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化伦理转向概观
一、虚无,或者神话?--“后现代”文化景观
二、“现代性自反”融构的态势--“文化伦理转向”的机缘
三、衰而不败的生命理想--文化伦理转向中哲学基础问题
四、征服命运的悲情--文化伦理转向的意义

第二章灵系他人--列维纳斯的“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建构
一、苦难塑造了思想家的身位
二、指向命运之思--“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辨正
三、迈向神圣正义的道路
四、余论:未结的提案

第三章迷于正义--德里达的正义观和弥赛亚精神
一、异端的责任
二、悖论中的许诺
三、拷问海德格尔--幽灵还是精神?
四、没有弥赛亚的弥赛亚精神与不可解构的正义
五、期许的友爱和未来的民主
六、解构的限度和形而上学复兴的希望

第四章爱在世界--南希的共在本体论建构
一、荒漠风景和爱之破碎
二、意义的神话--灾异世界的神圣踪迹
三、“我们是意义”--共同体的伦理学
四、天空地白--爱的灵知
结论:后现代伦理构想的神韵
参考文献
附录
解构,文学与伦理学
解构文化政治--法国哲学视野中的“海德格尔案件”
现代性地平线上的三颗救赎之星--本雅明、施米特和海德格尔的灵知主义精神探略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