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1.8折 ¥ 2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刘莹莹、王琪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04
印次8
装帧精装
货号04027E
上书时间2024-12-12
《昆虫记》融合了科学与文学,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书中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
作品中的理性成分体现在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法布尔在对昆虫的观察研究中,反复试验,并考证多方资料,对主流学术观点敢于质疑,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竭尽自己之所能对知识结构不断探索和补充,对自己的观察结果不轻易下定论,同时表明自己的怀疑态度与自身的局限。他在观察昆虫之余抒发感想时,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自大,机械化社会的野蛮,话语间时常讥讽人类僵硬不化的成见,并谨慎地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的思索。
这部作品中的感性成分,不仅反映在作品的内容与语言表达上,甚至还反映在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从行文来看,作品充满了拟人化的昆虫生活,从用人类着装来形容昆虫的外部特征,到用婚礼来象征昆虫求偶交配的过程,再到对它们在自然界所做贡献的歌颂,作者的情感随着昆虫的命运而变化。此外,在研究记录之余,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提及自己安贫乐道的乡间生活、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膝下的儿女,乃至他的家犬,这正符合了“回忆”二字,充满了人情味。而作者在研究与思考过程中,使用野外实验法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活着的昆虫,悉心观察生命,这与解剖分类相比,本身就带上了感性的色彩。他在许多观察之后的想法也无不与生命有关,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上。
法布尔(1823—1907) 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法国南部一户贫穷农民家中。15岁以公费生di一名考进亚维农师范学校。毕业后开始二十多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他一面努力任教,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1854年法布尔获得博物学博士学位,决定终生致力于昆虫学研究。《昆虫记》1879年出版了第一卷,到1907年第十卷问世时,法布尔已83岁。法国文学界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诺奖委员会尚未作出决定,法布尔便与世长辞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