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衍生品理论与实务:金融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
  • 信用衍生品理论与实务:金融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
  • 信用衍生品理论与实务:金融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信用衍生品理论与实务:金融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

8 1.5折 55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希文、孙健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01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0792B

上书时间2024-06-24

顿丘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范希文、孙健 著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1793723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6页
  • 字数 36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信用衍生品是现代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管理模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信用衍生品被广泛地应用在信用风险的对冲、资产负债的管理、银行资本金的规划以及各种以赢利为目的的金融交易中。信用衍生品在规避风险中的刨造性应用和在追逐赢利上的一度滥用,上演了现代金融史上最令人激动而又最触目惊心的一幕。
  《信用衍生品理论与实务:金融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的两位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在华尔街工作的实践经验,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信用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详细讲解了信用衍生品的结构和运作,深入浅出地系统介绍了有关信用衍生品的数量模型和交易策略。此外,作者还探讨了信用衍生品的不适当运用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弊病、信用衍生品未来交易的演变以及信用衍生品在中国的可能应用。最后,作者还试图澄清人们对信用衍生品的一些常见误解。
  对于任何一个想要了解信用衍生品和信用组合风险分析的读者而言,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范希艾,1983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国际金融学上学位,1995在IndianaUniversitfyatBloomington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RadiarlAsset公司风险分析部总经理,参与管理近50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并兼任该公司投资监控和储备委员会及金融模型评审委员会委员。此前,范博上曾任该公司全球结构性金融产品部负责结构性金融资产组合的共同总经理。在加入RadiallAsset之前,范博上曾在ZurichCapitalMarkets(后并入BNPParibas)担任信用风险总监;并曾在美国ComericaBank国际业务部负责亚洲辛迪加贷款、公司融资和同定收益债券投资业务。出国前,范博上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工作。
  孙健,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0年在UniversityofChicago获得数学博上学位。现任XECapital对冲基金董事总经理,负责管理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在内的数十亿美元的金融资产。此前,孙博上曾在ZurichCapitalMarkets交易和结构产品部任总经理。孙博上在SpringerVerlag出版的专业金融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并于2007年出版了《金融衍生品定价模型——数理金融引论》一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信用衍生品概况
1.1 什么是信用衍生品?
1.2 信用衍生品的分类
1.3 从CDS到CDO
1.4 信用衍生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1.5 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参与者
第二章 信用风险的定义与延伸
2.1 什么是信用风险?
2.2 信用风险的延伸
第三章 信用违约掉换
3.1 信用违约掉换的交易结构
3.2CDS的违约事件
3.3CDS按市场定价和货币化
3.4CDS的交易对手风险
3.5ISDA协议和ISDA交割程序
3.6 信用衍生品中的其他产品
3.7CDS的全面改革(CDSBigBang)
第四章 信用风险的定量基础
4.1 古典概率论基础
4.2 银行存款账户
4.3 无息债券
4.4 债券息期和凸性
4.5 无套利原理
4.6 风险中性概率的来源
4.7 一般收益期权的定价
第五章 信用衍生品定价的基本方法
5.1 信用评级机构数据模型
5.2 公司债券的Merton定价模型
5.3首次离开时间和违约概率
5.4 约化型模型
5.5 MonteCarlo模拟原理
第六章 信用违约掉换模型
6.1信用违约掉换的一般定价原理
6.2 信用违约掉换的闭形式模型
6.3 有违约风险的债券
6.4 信用违约掉换按照市场标价
6.5 信用曲线的特征
第七章 合成CDO
7.1 什么是合成CDO?
7.2 合成CDO的分类
7.3 合成CDO的风险因素
7.4 合成CDO的分块风俭
7.5 合成CDO的评级方法
第八章 单一分块合成CDO
8.1 什么是单一分块CDO?
8.2 单一分块CDO的结构
8.3CDO分块的风险收益特征
8.4CDO的构造和管理
第九章信用组合定价模型
9.1信用相关系数
9.2Copula函数的概念
9.3穆迪的二项式分布模型
9.4Vasicek模型
9.5第一违约掉换
9.6复合相关系数及基础相关系数
9.7一般CDO分块模型
9.8其他模型
第十章金融中的数学模型
10.1衍生品定价的原则
10.2再谈相关系数
10.3模型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10.4是否应该抛弃模型
第十一章常见的信用衍生品交易策略
11.1债券和信用违约掉换的区别
11.2债券和信用违约掉换的套利策略
11.3基于信用曲线的交易策略
11.4等面值的交易策略
11.5等息期的交易策略
11.6自融资策略
11.7资本结构套利策略
第十二章抵押贷款债责(CLO)
12.1杠杆贷款市场的概况
12.2 杠杆贷款的结构特征
12.3 CLO的基本结构
12.4 CLO的现金流分析
第十三章 信用衍生品指数及指数产品
13.1 LCDS及其与CDS的比较
13.2 信用衍生品指数的运作机制
13.3 分块指数
13.4 信用衍生品指数的应用
第十四章 金融危机和信用衍生工具
14.1 金融杠杆及其过度使用
14.2 AIG和CDS抵押出具
14.3 交易对手风险
14.4 信用衍生品的近期展望
14.5 信用衍生品在中国的应用
14.6 对信用衍生品的几个常见误解
附录A 随机过程理论简介
附录B 无套利条件和风险中性定价原则
B.1 自融资和复制策略
B.2 无套利和鞅测度
附录C 股票期权的树形图定价原理
附录D Black.Scholes公式的推导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