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 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 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 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 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8 1.8折 45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强 编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09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0617A

上书时间2024-05-21

顿丘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强 编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9321324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1页
  • 字数 22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刑事法学丛书
【内容简介】
《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比较研究》比较清晰地展示了有关国家社区矫正或说是非监禁刑罚执行的组织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的详细情况。同时为便于理解,对各国社区矫正和非监禁刑罚执行的基本情况也作了简单介绍,以期使读者能够对主要国家的社区矫正(非监禁刑罚执行)组织管理模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组织管理体制和人员配置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借鉴人类的文明成果,并不是为了照搬照抄,而是试图发现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使我们在决策时能立足国情,视野宽阔,知已知彼、优化选择。
【作者简介】
刘强,上海政法学院教授,1997年12月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犯罪与矫正研究方向),毕业回国后,重点开展了对社区矫正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美国刑事执法的理论与实践》(编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美国犯罪学研究概要》(编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编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各国(地区)社区矫正法规选编及评价》(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美国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概要》(编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已先后发表社区矫正方面的专业文章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对美国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借鉴与思考
一、美国社区矫正的基本情况
二、美国社区矫正的组织管理机构
三、美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配备及要求
四、对美国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的思考

第二章日本更生保护组织管理体制
一、法务省及中央更生保护工作机构及职能
二、地方更生保护工作机构种类
三、保护观察制度
四、日本少年鉴别所
五、日本少年院
六、更生保护制体制沿革及团体
七、日本《少年法》
八、日本少年非行的处遇状况
九、更生保护专业人员的构成
十、日本更生保护制度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比较
十一、相关现行法律法规

第三章韩国的社区矫正及组织管理体制
一、韩国社区矫正管理机构
二、韩国保护观察制度概述
三、韩国社区矫正中的监督管理
四、韩国的中途之家与戒毒治疗中心
五、韩国社区矫正的科技化运用与制度发展

第四章德国社区矫正类制度及组织管理体制
一、德国社区矫正类制度
二、德国社区矫正类组织管理体制
三、社区矫正类工作人员
四、评价与思考

第五章英国社区刑罚执行管理体制
一、英国的社区刑罚制度概况
二、社区刑罚和公安警察
三、社区刑罚及花费
四、英国社区刑罚执行工作机构和任务措施
五、英国社区刑罚的量刑状况
六、英国社区刑罚的执行状况
七、英国针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
结语:英国社区矫正给我们的启示
点评

第六章新加坡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及组织管理体制
一、法律框架
二、管理结构和组织体系
三、以社区为基础的缓刑构架
四、针对青少年罪犯的社区缓刑
五、志愿管理中的感化服务
点评

第七章新西兰的社区矫正及组织管理体制
一、新西兰矫正局及其下属机构
二、新西兰社区矫正的主要程序及形式
三、新西兰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特色
点评

第八章加拿大社区矫正管理体制
一、管理机构
二、法律依据及实施原则
三、各级管理机构
四、管理人员
五、管理特点
六、该体制的利弊
点评

第九章瑞典的社区矫正管理体制
一、瑞典的司法系统与监狱缓刑局
二、瑞典的刑罚与缓刑制度
三、对青少年犯罪的处理
点评

第十章我国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基于沪京浙试点保险为起点
一、引言
二、试点模式的运作与特点
三、试点模式的利弊分析
四、模式缺陷的原因探究
五、构建我国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的思路

第十一章关于社区矫正执行机构与社区矫正官制度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司法所兼任社区矫正执行机构弊大于利——司法所不适合承担社区矫正工作
思考之二:重设社区矫正执行机构之必要性与基本模式——社区矫正的基层执行机构应设置在县(县级市、区)司法行政部门
思考之三:社区矫正执行机构必须拥有一支公务员身份的专职工作队伍——全面建立矫正官制度
思考之四: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机构之工作机制——抓住四个重要环节
附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