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
  •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
  •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
  •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
  •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
  •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
  •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
  •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
  •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

2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思田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3603

上书时间2024-05-16

木头虫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谢思田 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3
  • 版次 1
  • ISBN 9787802476646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7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在比较译学视角下,以百年来中国译论家对“信、达、雅”的重构性阐发为主线,系统梳理了这一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重构历程,同时通过透视各大重构形态之下的理论流派及其子流派的理论性征,将西方相应的译理思想有意识地吸纳进来,进行中西译理的有机接洽与融合,并对中西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场作出了理论的纵深与发展,得出“信、达、雅”的各种重构都是学术思想上难能可贵的探索和努力,并展望21世纪以“信、达、雅”为代表的中国翻译释意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最后提出中西译学在学术互动中加深认识和拓展这一前瞻性的学科远景。
【作者简介】
谢恩田,男,1967年12月生,云南大理人;在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巴黎高等翻译学校【PARIS Ⅲ-ESIT】获翻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翻译学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中西比较译学;主要代表作品为法文博士论著《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严复的“信、达、雅”:“信、达、雅”的初始接受——中西翻译释意观的总体融合

  1.1严复  “信、达、雅”和法国“释意理论”的融合与阐发

    1.1.1  “释意理论”模式

    1.1.2  “信”:忠实于作者的欲言

    1.1.3  求“达”的过程体系

    1.1.4  “雅”:适应于译文读者

  1.2  严复的“信、达、雅”实践概评

  1.3  “信、达、雅”初始时期的全盘肯定接受

第二章  “信、达、雅”第一大重构:“信、达、雅”的第一类建设性接受——中西翻译形式美学观的第一种融合

  2.1  林语堂对“信、达、雅”的理论重构

  2.2  林语堂的“信、达、雅”重构理路的延续

  2.3  “信、达、雅”第一大重构流派的理论深化——中西翻译形式美学观的第一种融合

    2.3.1  “信、达、雅”第一大重构模式

    2.3.2  西方的文体风格形式传译观与释译观

    2.3.3  宏观认识论角度的形式地位的设定与确立

    2.3.4  “信、达、雅”第一大重构流派所主张的翻译过程论角度的文体风格形式传译

    2.3.5  “形式”的阐发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整体策略和局部策略

    2.3.6  概总

  2.4  中国译论界的几种异议观点

第三章  “信、达、雅”第二大重构:“信、达、雅”的第二类建设性接受——中西翻译形式美学观的第二种融合

  3.1  “信、达、雅”的第二大重构流派

  3.2  “信、达、雅”第二大重构流派的理论深化——中西翻译形式美学观的第二种融合

    3.2.1  “信、达、雅”第二大重构模式

    3.2.2  西方翻译的艺术观与释意观

    3.2.3  认识论及释意论视角下的翻译创造性地位的确认与确立

    3.2.4  翻译形式再创造的基点限定及其两大维度的划分

    3.2.5  对“雅”的第二大重构的相对系统化

  3.3  中国译论界的几种异议观点

第四章  “信、达、雅”第三大重构:“信、达、雅”的第三类建设性接受——中西翻译形式美学观的第三种融合

  4.1  “信、达、雅”第三大重构的界定

  4.2  “信、达、雅”第三大重构的理论分析

    4.2.1  第三大重构模式的图示化

    4.2.2  “易懂”身份的模糊性

    4.2.3  “易懂”行为的潜在无限性

  4.3  “信、达、雅”第三大重构的价值定位

第五章  “信、达、雅”第四大重构:“信、达、雅”的平行接受——中西翻译理念最高境界的融合

  5.1  “真、善、美”与“信、达、雅”

  5.2  “神似”、“化境”与“信、达、雅”

    5.2.1  “神似”说与“信、达、雅”

    5.2.2  “化境论”与“信、达、雅”

  5.3  “等效论”与“信、达、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