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
  •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
  •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
  •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
  •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

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竹立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7

上书时间2024-05-24

阆阆书社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竹立 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2
  • 版次 1
  • ISBN 9787121254161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256页
  • 字数 2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以开阔的视野、全新的思维、通俗的文笔,描绘了一幅网络时代教与学的“清明上河图”。内容涵盖学校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学习、包容思维、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等方方面面,对目前教育信息化热点话题如电子书包、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均有独到的见解。适合大中学校教师、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研究者、网络教育和在线教育从业人员、教育部门领导,以及网络学习者阅读。
【作者简介】

  王竹立,1963年生,祖籍湖南,毕业于中山医学院,曾任中山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现为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其研究横跨医学、文学、教育三大领域,近年来主要从事网络时代的学习、远程教育、教学设计和创新思维方面的研究与教学。主要学术贡献是创立网络时代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容性思维方法和知识嫁接学说。

【目录】
1 被打碎的花瓶:复原还是重构
从一个小故事开始
谁打碎了花瓶
如何整合碎片
学习的三种模式

2 学校教育:课内还是课外
学校是怎么来的
数字时代的变化
教育真的是保守的吗
教育信息化误区
电子书包热
微课
精品课程
李康之惑
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二
可汗学院的启示
从翻转课堂到翻转学习
未来,学校还会存在吗
“第二人生”中的虚拟学校

3 网络教育:希望还是泡沫
梯子网,在线教育的风向标
网络公开课
TED 视频
慕课
网络教育面临挑战
网络课程的特征
网络教育应扬长避短
网络教育如何创新

4 网络学习:如何整合碎片
知识变样了
知识就像一棵榕树
把网络看作银行
博客,你的“银行账户”
学会零存整取
积件式写作
个性化改写
创造性重构
写作即思考
写不出来怎么办
写作不分文理
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用于零存整取
一句话定义网络学习

5 信息超载:连通还是建构
什么是意义建构
连通,还是建构
只强调连通是不够的
选择、选择、再选择
选择需要洞察力
福尔摩斯的知识面
知识结构:从金字塔向蜘蛛网转变
如何看待这位“辍学者”

6 包容性思维:如何统合歧见
批判性思维
平行思维
包容性思维的基本内涵
包容性思维的六项法则
包容性思维的基本步骤
包容性思维的价值和意义

7 学习与创新:如何开启心智
今天,人还能干什么
知识与创新的关系
心智模式与心智枷锁
转变思考方向
软性思考
强制联想
创新思维的过程
教学是一门艺术
知识创新与模式识别
如何识别模式
知识创新与顿悟
创新并不遥远

8 知识嫁接:如何重塑教育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个“嫁接”过程
影响知识嫁接的因素
嫁接成功的标志
学习: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让学习与思考可视化
信息技术对知识嫁接的影响
网络对知识嫁接的影响
模仿与复制也是一种嫁接
分享也是学习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